2016年以来首次!江苏2024年出生人口小幅回升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深。当前,全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新特征。2024年江苏人口老龄化进展呈现出常住人口首次零增长、老年人口增量略有回调、出生人口数小幅回升、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老年人口年龄结构依然相对年轻等几个特点。 截至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526万人,与2023年末持平,首次零增长;出生人口42.6万人,比2023年增加1.7万人,自2016年以来首次回升。全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17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5.5%,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594万人,占比18.7%,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其中,全省60-64岁老年人口581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65万人,占老年人口增量的75.6%。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25.42万人,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5.29%。 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 南通徐州百岁长者超过1000人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2024年江苏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提前实现了“十四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整体步入了“长寿时代”。这是我省医疗卫生体系持续完善与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的综合体现。高龄长寿老年人越来越多,2024年,全省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8811人,较上年增加128人。其中,百岁长者超过1000人的设区市有两个,分别是南通市1595人,徐州市1137人。 南通是全国首个由国际自然医学会认证的“世界长寿之都”,每百万人中有百岁以上老年人206人,全省最多。 老年人口年龄结构依然相对年轻 截至2024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175万人,占比25.5%;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594万人,占比18.7%。其中,全省60-64岁老年人口581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65万人,占老年人口增量的75.6%,老年人口的增长仍以低龄活力老人为主。 这些“60后”新晋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良好,有参与社会的强烈需求。第五次全国城乡老年人口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省老年人口中文化程度为高中(含技校/中专)及以上的比例为15.87%,较10年前提高了4.5个百分点,这一代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蕴藏着丰富的“第二次人口红利”。 多项举措全国领先 银发经济加速布局 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老龄工作高度重视,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报告》指出,江苏正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统筹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省老龄委调整为省委议事协调机构序列,是全国首个由党委领导的高规格省级老龄议事协调机构。 在产业发展方面,江苏省政府出台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结合江苏省银发经济发展基础和现实需求,重点推动老年产品制造业、养老服务业、抗衰老产业3个领域10大方向加快发展,加速布局银发经济新蓝海。目前,全省19家单位申报建设银发经济特色园区。适老化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全省共59个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进入国家推广目录,居全国前列。积极培育康养旅游融合业态产品,6个康养旅游项目入选《2024年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名录》。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建旅居康养协同发展机制,确立我省长三角旅居养老地100家、健康养老目的地25个。 老年人社会保障日益完善,江苏全省13个设区市长护险制度全覆盖,参保人数已超6344万人,全国最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208元调整到228元,实现14连增。按照人均3%的幅度提高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加大对企业退休人员倾斜力度,惠及全省1106万退休人员。对25.4万低保家庭老年人应保尽保,按照不低于低保标准10%的比例上浮保障金。对18.3万城乡特困人员应养尽养,按照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确定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向12.87万经济困难老年人全年发放护理、服务补贴1.08亿元。此外,江苏在全国首创养老护理职称制度,成为养老服务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突破。 .荔.枝.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