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能(688349):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时间:2025年09月18日 17:20:40 中财网
原标题:三一重能: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能”或“公司”或“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中信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并出具2025年半年度(以下简称“本持续督导期间”或“报告期”)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1、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的工作要求。

2
、保荐人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与公司的日常沟通、现场回访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并于2025年7月1日和8月18日对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

4、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
(1)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2)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
(3)查阅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明细及相关内部审议文件、信息披露文件;
(4)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
(6)对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公开信息查询;
(7)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
(8)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发行人相关的媒体报道情况。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1、技术研发风险
风电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相关技术发展与产品迭代迅速,下游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对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存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一旦出现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情形,或者出现公司所处行业的核心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而公司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的情形,可能对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2、研发人员及关键技术流失风险
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依赖于核心技术。研发团队的技术实力与稳定性是公司持续创新能力与研发能力的基石。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存在研发团队人员流失的风险。此外,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果出现关键技术流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产品质量风险
由于电网对发电稳定性有极高的要求,客户对于发电量损失有严格的指标考核,且合同通常约定风电机组需要保证稳定工作期限为20年,因此风电机组产品的质量对于公司的声誉与业绩至关重要。由于风电机组工作环境通常较为恶劣,部分机组甚至需要面对海上、冰冻、高海拔、低温等特殊气候的考验,因此行业内风电机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如果公司未来出现重大产品质量问题,可能面临包括但不限于履行质保义务、延长质保期、客户考核扣款、赔偿损失、质保金损失、客户诉讼等风险,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声誉产生不利影响。

4、风机大型化、轻量化带来的原材料供应风险
风机产品大容量化、轻量化发展是行业趋势,风机容量升级意味着核心零部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风机核心部件多为定制件,上游供应商对于核心零部件的定制化升级能力是制约风机容量升级的重要因素。若未来上游供应商相应配套升级零部件出现技术质量问题或未能开发出大容量机型配套的核心零部件,则将影响公司大容量机型的产品质量,甚至可能给公司产品升级带来阻碍。

5、客户集中度偏高风险
我国风电投资运营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的直接客户主要为大型发电集团或大型电力建设集团,若未来公司主要客户流失且新客户开拓受阻,则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6、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受到行业竞争程度、产品结构变动、上下游供需关系变动、行业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若未来上述影响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会导致公司部分产品甚至整体毛利率水平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进而导致公司业绩的波动。

7、行业风险
随着风电行业的发展,行业竞争持续加剧。根据CWEA统计数据,2024年国内风电整机企业新增吊装量为86.99GW,前十名合计市占率高达98.6%,前五名合计市占率提升至75%,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行业竞争对手纷纷提升服务能力,强化产品质量。

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将导致销售价格回升难度较大,使得公司面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持续强化技术实力、优化产品服务质量,将面临市场占有率下滑的风险。

8、宏观环境风险
国内风电行业的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政策的调整将影响风电场投资收益率,影响风电开发商投资热情,进而影响风电行业新增订单的规模和在手订单的交付进度。例如,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入市后的持续性保障,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但短期内对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国际风电业务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较大,运输成本、汇率波动等或对海外业务盈利情况带来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5年1-6月,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千元

主要会计数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8,594,0905,280,42262.75
利润总额234,126525,972-55.4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210,099433,565-51.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99,439388,074-74.3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1,095,605-2,807,491不适用
主要会计数据2025年6月末2024年6月末本期末比上年同期末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13,324,31613,723,674-2.91
总资产43,672,79341,403,3105.48
主要财务指标2025年1-6月2024年1-6月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7340.3627-52.1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7300.3563-51.4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8210.3246-74.7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533.36减少1.83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0.723.01减少2.29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比例(%)4.287.07减少2.79个百分点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62.75%,主要系中国风电行业保持较快发展态势,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各项主营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实现稳步增长。公司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系2024年风机中标价格下降并探底,该部分订单于2025年上半年陆续交付,受该部分订单毛利偏低的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较好,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主要系电站产品销售业务已在项目出售前通过融资贷款方式回款10.45亿元,并计入了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未在经营活动现金流中体现。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产业链上下一体化优势
公司具备风电全产业链业务布局,在风机核心零部件、风机产品及运维服务、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全方位布局,具备较强的产业链一体化能力,全面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竞争优势。

核心零部件方面,公司具备独立研发生产制造风机叶片、发电机的能力,并具备部分其他核心零部件的设计能力。风机产品及运维服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公司具备3.XMW到15MW全系列机组研发与生产能力,同时结合智慧风场、智慧运维等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运维服务,有效提升风电场综合利用小时数,降低度电成本。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业务方面,公司拥有专业的风电场设计及EPC项目管理团队,自持并运营多家风电场,建立了完善的风机运行数据库,为上游风机产品及运维服务的改进与升级提供正向反馈。

公司具备完善的研发体系,形成了北京、长沙、上海、欧洲等多地的联合布局的全球化研发团队,进行异地协同平台化开发。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整机研发设计团队、叶片设计团队、发电机设计团队、研发仿真团队、研发测试团队、智慧风场研发团队、智能化运维团队。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把握前沿的技术趋势,在整机大型化、零部件轻量化、核心零部件协同设计、风电场数字化运营等方面持续研发攻关,不断开发和完善适用于低温、高温、高海拔、低风速等多种环境的产品。

3、整机与零部件协同设计优势
公司通过十多年的整机与零部件生产实践,在叶片、电机与整机一体化的协同设计方面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公司机组产品全部使用自主研发叶片与电机。

公司以度电成本最优为目标,系统地评估各项设计参数对风电机组的影响,高效快速迭代,实现叶片、电机与整机设计的最优匹配,降低叶片载荷与结构重量,优化接口尺寸,促进整机产品减重、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在风电机组电控设计方面,公司形成了深厚的经验积累,主控系统、能量管理及一次调频等具备全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保证核心电气件稳定性并提升了机组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公司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系统设计与优化技术、数字化仿真技术对机组进行了系统性优化设计,使得公司风电机组产品相比同类产品重量更轻、振动更小、更安全、更智能。

4、生产成本优势
公司通过产品协同设计、加强供应链保障、提升生产效率等措施,大幅降低产品成本,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产品研发设计实现自下而上的穿透,实现了整机叶片一体化设计。通过数字孪生与设计仿真的应用,实现了研发、工艺、生产的设计协同,缩短了大兆瓦机型的研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时间及制造成本。在供应链保障方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叶片和发电机,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同时公司和各大主要零部件一线厂商建立了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零部件降本。在生产效率方面,公司秉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理念,构建了风电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完成风电行业制造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计划、生产、物流、质量和设备全流程业务拉通,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5、新能源项目设计、建设、运营能力优势
公司可提供新能源工程全流程整体解决方案,具备完善的设计、采购、建设及运维能力,持有并运营多个标杆风场、电网侧储能示范电站及风光储微电网示范项目。

(1)风电场设计
积极研发风电场新技术:虚拟电厂、微电网、新型储能、新型高塔(混塔、分片塔、桁架塔)、紧凑型升压站、66kV集电线路等。有序开发三维风电场设计平台,覆盖五大模块:三维地形图、三维微观选址、三维线路设计、三维道路设计、三维升压站设计,可提升发电量5%,降低建设成本5%。创新构建新型高塔(混塔与分片塔)技术体系,涵盖新型高塔设计、制造、施工、运维全产业链技术,依托数智化建设平台,实现新型高塔技术高效落地,为风电机组大型化、高塔筒提供支撑。

(2)风电场建设
公司拥有专业的风电项目EPC管理团队,创新了数字化工程管理平台,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严控风机基础浇筑、风电机组吊装、电气试验,通过关键工序管控、质量门管理,大幅提升了安全文明施工和施工质量。

(3)风电场运营
公司依托于高度集成化的智慧风电场生产管理系统,通过智能预警、智能派单、生产数据分析等多个核心模块,实现了对风电场资源的全面整合与优化。该系统能够自动监测设备状态,提前发出预警信息以预防潜在故障;通过智能派单功能,可以快速响应并精准分配维护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借助生产数据分析模块,能够深入挖掘运行数据的价值,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这些功能共同作用下,使得后台能够进行实时调度和监控,从而全面提升风电场的安全性、生产质量以及整体的运营管理能力,确保风电场高效稳定地运行。

(4)新业务
公司积极开拓新业务,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开拓五大新业务:分散式风电项目、微电网项目、“以大代小”风电、国际风电项目以及工商业储能项目。其中,山东、内蒙等省分散式风电项目、辽宁的微电网业务,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等国际风电项目均顺利推进。

6、数智化优势
公司坚定推进数智化转型战略,秉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理念,构建了覆盖研发数字化、制造智能化、供应链敏捷化、数据应用智能化、经营决策数据化及风机运营智慧化等维度的风电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叶片“天眼”平台已在7家工厂上线,整合7大模块共55项功能,实现了过程质量检验业务的全面线上化管理。叶片SCADA模具监控实现叶片模具温度、真空度及环境温湿度的在线实时监控。制造运营MOM系统拓展英文版本以适配海外业务,完成了17项核心功能的翻译与开发。售后问题AI线上化兼顾业务灵活性与可控性,引入AI技术,实现37类售后问题群事件工单的自动收集,线上闭环管理。

(二)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未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单位:千元

项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368,172373,133-1.33
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368,172373,133-1.33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287.07减少2.79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未出现较大变动,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减少2.79个百分点,主要系本期营业收入大幅增加所致。

(二)研发进展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要在研项目的情况如下所示:
1、产品项目
单位:万元

序 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资规 模本期投入金额累计投入金 额进展或 阶段性 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919项目49,246.531,499.0748,202.36量产定 型阶段开发适应三北地 区中高风速区域 的8-10MW整机 平台。采用大兆瓦高速双馈技术路线, 被动式偏航系统,降低整机成本; 开发超长碳纤维叶片,降低载荷 和整机成本;箱变、变流器等上 置,降低电缆成本;可使用单叶 片吊装,整机吊装成本低;分片 式塔筒,解决陆上运输问题。三北中高风速 区域
29198项目23,532.97782.3923,002.85风场验 证阶段开发面向长江以 北海域的产品,功 率为8.5MW。整机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开发思 路,可扩展性强,成本低;采用 高速双馈技术路线,整机成本低, 技术成熟,可靠性高;大兆瓦超 长叶片控制技术降低整机载荷, 提升运行可靠性。长江以北海域
3922项目14,383.40374.0513,891.05风场验 证阶段开 发 新 平 台 15MW陆上风电 机组。公司自主研发的SI-270150陆上 风电机组,额定功率15MW,风 轮直径270m,实现核心零部件国 产化。陆上风机-三 北中高风速区 域及沙戈荒区 域等
4SI-18580&17578 机型项目3,302.001,348.881,348.88风场验 证阶段开 发 SI-18580/SI-17578 机型,满足国际客 户在高湍流下采 用双轴承传动链 的要求。整机采用平台化开发思路,采用 更高的风能利用系数的叶片,整 机采用人员友好型设计,具备更 优良的噪音特性,机型适用于高 风速、高湍流风场,整机寿命满 足25年要求,具备高发电量高适为了满足国际 市场的需求, 针对高风速、 高湍流的区域
       应性特征。 
5915欧洲版机型 开发7,975.002,731.352,731.35样机试 制阶段扩展开发一款满 足欧洲市场及法 律法规要求的风 力发电机组。整体布局沿用915平台结构,具 备更好的高温运行特性和更优的 度电成本,机组噪音控制,具备 不同噪音模式,满足欧洲电网要 求,可选配生物保护功能。满足欧洲市场 的需求
69226海机14,742.507,963.637,963.63风场验 证阶段研制抗台风型与 常规型海上风力 发电机组,单机功 率 覆 盖 12.5-16MW范围。基于海陆共平台模块化开发体 系,深度融合高速双馈技术、抗 台风优化设计及碳纤维叶片创新 技术,通过关键部件可靠性强化 与上置式电气系统布局,实现整 机可靠性提升与综合成本下降双 重突破。国管海域
79192E/5E项目5,287.50955.25955.25风场验 证阶段中低风速区域大 兆瓦机组。高速双馈技术路线,单位千瓦扫 风面积大,度电成本低,可使用 单叶片吊装,可使用分片式塔筒。中低风速区域
89191H/2H项目1,949.00707.16707.16风场验 证阶段中高风速大兆瓦、 低成本机组,满足 三北市场需求。整机平台采用919平台现有技术, 主要技术路线不变,提升极端风 速适应性。内蒙、新疆等 中高风速市场
9915P6A/6F项目3,702.001,897.411,897.41风场验 证阶段开发大兆瓦的低 风速风机产品,满 足中东南等低风 速市场的需求。在915平台上开发220系列机型, 通过更换叶片、调整齿轮箱速比、 借用909平台成熟电气系统,优 化底架等部件,快速开发出新机 型,具备单位扫风面积大、低度 电成本优势。满足中东南低 风速市场需求
合 计/124,120.9018,259.19100,699.94////
2、技术部分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 资规模本期投入 金额累计投入 金额进展或阶 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8.8MW4极定 子铝绕组发电 机开发4,248.941,095.254,194.64量产定型 阶段配套整机919项目、9198项目 开发10MW级双馈异步铝绕组 发电机,提高发电机功率密度 降低发电机成本。发电机采用低损耗冲片结构、高效的 冷却散热系统,具备损耗低、效率高 可靠性高等优点。应用于三北中高风 速区域的发电机,应 用于长江以北海域 的发电机。
2919机组叶片 开发8,338.36609.847,434.32量产定型 阶段开发匹配919机组,长度超百米 的大叶片。叶片重量在行业内同级别叶片中较 轻;叶片与整机平台协同一体开发 外形设计与整机转速紧密结合最优 风能利用系数范围宽。适用于三北中高风 速区域的叶片
3922机组叶片 开发3917.94939.353,580.05风场验证 阶段开发匹配922机组的叶片,叶片 长度、重量、载荷、净空等满足 主机需求。基于整机平台优势,在4.5m~5.3m 节圆系列120m+叶型中,公司叶片 采取轻量化设计,长度最大,节圆最 小。主要安装区域为三 北区域
415.5MW4极 发电机开发708.36119.44557.55风场验证 阶段开发15.5MW双馈风力发电机直接冷却模式,即内部热量直接与外 部介质进行交换,不需通过二次介质 传热;轴承系统采用“一球两柱”三 轴承结构;绝缘系统采用成熟的 1140V绝缘体系,定转子为H极绝 缘;采用绝缘端盖结构设计,将轴电 流对电机影响的风险降低至最小,进 一步提高电机可靠性。“三北”等陆上高风 速地区,
5混塔自研技术 开发2,059.20583.781,547.51已结项匹配大兆瓦机型,开发钢混塔 筒,降低塔架成本。建立从混塔设计到混塔制造的整体 解决方案能力。陆上大兆瓦机型
6大兆瓦全铝发 电机关键技术515.80102.57360.72风场验证 阶段完成转子铝工艺与技术验证,完 成大兆瓦全铝发电机关键技术目前转子铝制行业内暂未有应用案 例,通过项目完成全铝发电机样机试“三北”等陆上高风 速地区
 研究    研究。制及验证并输出铝绕组电机设计方 法及验证方法。 
730MW六自由 度对拖试验台 开发8,533.202,541.914,104.98实施验证 阶段开发一款30MW六自由度对拖 试验台,实现大兆瓦机型测试需 求,满足多通道动态载荷加载 缩短研发、测试周期。自主研发,引入五自由度加载结构及 控制方式,实现风载在台架上的迭代 复现,缩短验证周期,提升大兆瓦机 组多自由度加载的能力。大兆瓦机组多自由 度加载可靠性试验
8175/185欧洲 版机组叶片开 发6,095.001,288.641288.64样机试制 阶段匹配915平台SI-18580/SI-17578 机型,开发91m/86m两款叶片 叶片重量、载荷、净空等满足主 机需求。1.叶片Cp值达到国际标杆水平; 2.主梁采用全碳设计,强度高; 3.叶尖段设计锯齿尾缘,降低叶片自 身气动噪声。满足915平台
9915欧洲版电 机开发315.00222.05222.05样机试制 阶段根据整机SI-18580&17578欧洲 版机组开发需求,配套开发欧版 发电机,采用950V电压等级、 低噪音、全功率段高效设计。950V电压等级、低噪音、全功率段 高效设计。满足915平台
10118m全玻叶 片开发2,307.00611.02611.02风场验证 阶段匹 配 整 机 919 平 台 SI-24277/SI-24256机型,开发 118C/118D两款叶片,叶片长度 118m,叶根节圆3600mm,叶片 重量、载荷、净空等满足主机需 求。与919平台叶片共外形,满足整机匹 配需求的同时,缩短叶片开发周期 减少叶片开发成本。满足919平台匹配需 求
11128m叶片开 发1,483.00446.75446.75风场验证 阶段匹配整机9226平台,开发叶片 长度为 128m,叶根节圆 4550mm,叶片重量、载荷、净 空等满足主机需求。针对海机需求开发,满足海机工况和 抗台风需求。满足9226平台匹配 需求
合计/38,521.808,560.6024,348.23////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新增业务。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查阅了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和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并对大额募集资金支付进行凭证抽查,查阅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实地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进度,取得上市公司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发生变更的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募投项目延期及变更情况如下:公司于2025年1月2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同意公司将募投项目“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延长至2025年12月。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余额为人民币51,860.15万元。对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情况如下:

董事会 审议日 期审议额度 (万元)起始日期结束日期产品名 称银行名称收益类 型期末余额 (万元)
2022.6.27532,0002022.6.272023.6.26三湘存湖南三湘 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保本浮 动收益不适用
2023.6.26260,0002023.6.262024.6.25三湘存湖南三湘 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保本浮 动收益不适用
2024.6.24220,0002024.6.242025.6.23三湘存湖南三湘 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保本浮 动收益不适用
2025.6.2380,0002025.6.232026.6.22三湘存湖南三湘 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保本浮 动收益51,860.15
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认为: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已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予以执行,募集资金使用已履行了必要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程序,基于前述检查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如下:

姓名职务报告期末持股数
周福贵董事长44,482,500
向文波董事79,080,000
李强董事、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16,804,500
余梁为董事、副总经理2,600,000
张营董事、财务总监0
姜鹏董事0
邓中华独立董事0
杨敏独立董事0
曾婧独立董事0
丁大伟监事会主席0
陈修强监事54,000
马雨明职工代表监事0
廖旭东副总经理1,035,000
杨怀宇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765,000
周利凯董事会秘书0
李建涛核心技术人员333,000
梁家宁核心技术人员500,000
董召然核心技术人员206,400
张敬德核心技术人员264,000
何涛核心技术人员291,200
武胜飞核心技术人员330,000
梁湿核心技术人员144,000
龙利民核心技术人员360,000
刘云核心技术人员320,000
唐胜武核心技术人员178,000
张芹核心技术人员288,500
曹静独立董事(已辞职)0
合计/148,036,100
截至2025年6月30日,李强质押1,482,800股,占其期末持股数量的8.82%。

十一、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