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众智科技(301361):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13日 16:01:00 中财网

原标题:众智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杨新征、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崔文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赵仕凯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不存在影响财务状况和持续盈利能力的重大风险,可能存在因国内外宏观环境不景气带来市场需求下降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27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30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8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3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44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以上文件均齐备、完整,并备于本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以供查阅。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众智科技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杨新征、崔文峰
“十四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 年)
报告期、报告期内2025年1-6月
发改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能源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EMS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是储能系统的决策中枢,适用于 储能站、微电网、新能源储能一体化等类型项目的系统监控、功率控制及能量管 理的监控系统
BMS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可以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 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
PCSPCS 是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 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
PMS功率管理系统(Power Management System),是船舶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组成部 分之一,可对船舶发电机组、配电网络及用电负载进行智能化监控、分配和保 护,确保船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DVR数字式电压调节器(Digital Voltage Regulator),是基于数字 PID 技术,微 处理控制的装置,通过控制发电机励磁机电流大小,来稳定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 压,在不同负荷大小的波动下,做到及时响应,快速恢复到正常值。
I/O输入输出(Input/Output),实现联动控制系统的弱电线路与被控设备的强电线路 之间的转接、隔离,以防止强电窜入系统,保障系统的安全。
CEConformite Europeenne,简称 CE,是由欧盟立法制定的、 有关于安全合格的 一项强制性认证要求。
UL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简称 UL,为美国产品安全认证的权威机构, 经其所作的产品认证简称为“UL 产品安全认证”,该认证为美国市场公认的产 品安全认证标准。
船级社船级社(Classification society),或称验船协会、有时统称为验船机构)是 一个建立和维护船舶和离岸设施的建造和操作的相关技术标准的机构。通常为民 间组织。船级社主要业务是对新造船舶进行技术检验,合格者给予船舶的各项安 全设施并授给相应证书;根据检验业务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受 本国或他国政府委托,代表其参与海事活动。有的船级社也接受陆上工程设施的 检验业务。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众智科技股票代码301361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众智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MARTGEN(ZHENGZHOU)TECHNOLO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SMARTGEN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杨新征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邓艳峰孙哲
联系地址郑州高新区雪梅街28号郑州高新区雪梅街28号
电话0371-679888880371-67988888
传真0371-679929520371-67992952
电子信箱dyf@smartgen.cnsz@smartgen.cn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
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131,969,917.3496,624,375.5336.5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42,584,181.6830,160,451.7541.1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38,317,945.6623,596,476.2562.3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24,095,297.7312,871,828.0787.1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6600.259341.1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6600.259341.1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6%2.75%0.91%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1,229,935,355.391,205,428,992.472.0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1,180,962,537.221,148,615,923.542.82%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

 本报告期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元)42,584,181.68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 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 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61,328.00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 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 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 生的损益4,662,821.51购买理财产品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294,928.87 
减:所得税影响额752,842.36 
合计4,266,236.0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分类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的规定,公司所属行业为“C 制造业”中的“C38 电 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 制 造业”之“C3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之“C3829 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从主要业务类型来看,公司处于行业的细分领域,位于产业链中游,行业发展趋势与下游市场密切相关。报告期内, 公司的下游市场主要涉及非道路用内燃机、低压配电(ATS)以及新能源/混合能源系统和设备。 2. 行业发展与变化情况 (1) 非道路用内燃机 (数据来源: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报告期内,随着我国各项积极宏观政策的出台及实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行业销量呈增长态势,市场较为活
跃。

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非道路内燃机销量中,发电机组用91.30万台,同比增长20.86%;船用3.25万台,同比增长11.30%;工程机械用48.05万台,同比增长1.22%;农业机械用266.22万台,同
比增长9.75%;园林机械用86.42万台,同比增长12.81%;通机用8.73万台,同比减少5.93%。

据海关总署数据整理,2025 年 1-6 月内燃机行业进出口总额 187.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9.50%,其中,进口 48.75
亿美元,同比增长-2.96%,出口148.84亿美元,同比增长14.67%。

进口方面,柴油机、其它类用内燃机、发电机组同比增长,其中发电机组进口 4.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6.19%;出
口方面柴油机、汽油机同比下降。其他各细分类型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发电机组出口 31.8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35%。

对于行业整体,特别是发电机组类别而言,既面临着能源结构转型的挑战,也随着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数字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特别是AI技术驱动下智算中心的快速扩张对备用电源及配套的强需求,从而面临新的增长机遇,呈
现出“传统领域提质、新兴场景增量”的发展态势。

(2) 低压配电(ATS)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对双/多电源转换控制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我国双/多电源自动转换开关(ATS)及相关控制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发展保持稳定。

除了传统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的需求以外,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智算中心等基础设
施建设为市场打开了新的空间。

(3) 新能源/混合能源
2024 年以来,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2024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
2027 年)》等重要政策指导文件,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
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充分发挥源网荷储融合互动、与上级电网灵活耦合的电力网络,在促进分布式电
源就近消纳、承载新型负荷等方面的功能优势。

2025 年 3 月,为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 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
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选取典型性、代表性的方向开展试点探索。

依托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开展和一系列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混合能源相关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不断拓展和明确,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 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较早专业从事内燃发电机组自动控制系统、低压配电自动控制系统等相关自动化产品的研发制造企业,
也是国内较早推出模块化控制的企业。公司研发、生产的内燃发电机组控制器、双电源智能切换控制器等产品,以可靠
的质量、丰富的功能、适中的价格得到广大客户的好评,部分产品已实现国产化替代。此外,在某些高端特殊应用领域,
公司和行业客户联手,已开发出适合特殊行业需求的产品。

与公司核心业务直接竞争的企业均为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历史悠久的跨国企业,后者在中高端市场上占据了一
定的份额。近年来,以众智科技为代表的国产阵营,凭借产品可靠的质量和稳定的性能,以及多年持续不断的研发和创
新,核心产品的性能已与跨国企业相当,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核心产品在国际市场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
断扩大,稳居业内一线品牌行列。

(二)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 公司主要业务和产品情况
公司专业从事发电机/发电机组及发动机控制系统、新能源微网控制系统、智能电网控制系统等自动化产品的研发、
制造、销售和服务,致力成为相关领域全球领先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按照业务统计口径,公司产品可分为控制器类(主要包括陆用和船用发电机组及发动机控制器、双/三电源自动切换控制器、工程机械控制器、EMS、BMS、DVR、PMS 等)、组件类(主要包括电气控制柜、储能电池柜、蓄电池充电器、
发动机加热器、PCS等)以及其他类(主要包括云监控模块、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电力保护模块、I/O扩展模块等),
广泛应用于应急保障、消防抢险、矿山石油开采、智算中心、船舶、风电、海岛、智能大厦、零碳园区、电信、基建、
工商业储能等场景,具有通用特性。

(图1:主要产品示例)
按照细分业务板块,公司主要产品可分为以下类型:
(1) 发电机组控制
公司研发的内燃发电机组及发动机控制系统,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于一体,不但提供开机、停机、数据测量、
判断与控制和故障保护功能,而且还提供电量测量、电量显示和电量保护等功能,通过与发动机、发电机系统集合,提
升动力系统的整体效率,提升全系统的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

发电机组控制系列产品具体包括多型号机组并联控制器、冗余并联控制器、市电并联控制器、AMF 发电机组控制器、
燃气发电机组控制器、灯塔控制器、低温机组控制器、小功率机组控制器、通信基站控制器以及远程监控控制器等多种
产品,广泛应用在需要移动电源、备用电源等保电供电设备的应急保障场景和供电网络未覆盖、电力资源匮乏地区主用
电源动力设备的场景,是现阶段公司的核心产品类型。

(2) 交流发电机控制
公司研发的数字电压调节器(DVR)可实现自动电压调节和励磁电流调节,适用于各种无刷交流同步发电机如永磁励
磁发电机,辅助绕组励磁发电机,自励磁发电机等,是近年来公司的又一系列国产化替代产品。

DVR 主要应用在发电机组中,是一种用于精确控制发电机组输出电压的电子设备,它通过监测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
并自动调整励磁电流,确保发电机组在各种负载条件下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出,是现代发电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相较
于传统的模拟调节器,DVR 具备更高的精度、更强的自适应能力和更丰富的功能,满足对电力供应有较高要求的场景需
要。

(3) 工程机械控制
工程机械控制系列产品主要包括柴驱空压机控制器、发动机控制器、发动机 CAN 监控仪、水泵机组控制器、消防水泵机组控制器和压裂车控制器以及综合电量采集保护模块等配套,适用于燃料驱动、电力驱动的水泵、灯塔、空压机、
压裂车、钻井机械等工程机械。

(4) 低压电器控制
公司研发的智能电源控制系统,除了可以实现电网、自启动发电机组、蓄电池等多种类型电源的自动转换控制,将
负载从常用电源自动转换至备用电源,以保证负载连续、可靠运行的基础功能外,还具有电源电压状态监测、显示并记
录进线电源电量数据以及组网监控等功能。

该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双/多电源切换控制器、自动转换开关等产品及配套,可适用于国家规定的一级负荷场景。 (5) 船舶控制 公司的船舶控制系列产品分为船用机旁产品和配电产品,包括船用 EMS、PMS 及相关配套。该类型产品可用于船舶 设备与海洋工程等方面,主要应用于各种类型船舶的动力推进装置、发电用发动机控制系统、海上风电发电机组控制系 统以及配电系统中。 除了能够对船舶推进装置、发电机组运行进行精确控制,适应不同工况和极端环境下的需求,船用系列产品还可以 通过本地/远程监控,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采取应急保障措施,从而满足船舶动力和电力系统可靠性、安全性需 求,保障海洋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配电系统中,船用系列产品通过电力分配管理、负载调节、故障诊断与保护、远程监控运维等功能,保证电能质 量,实现电能高效利用,助力船舶及海洋工程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6) 新能源 公司新能源板块主要涉及智能微电网、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工商业储能等分布式能源系统中与储能系统控制及能 源管理需求相关的产品及配套,目前已推出能量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锂电池保护板、(风冷、液 冷)储能柜、储能变流器(PCS)系列产品及配套。其中,储能变流器(PCS)系列产品经过前期自主研发及技术迭代, 正有序推向市场,报告期内已获得少量订单。 该板块产品可搭建既能与公共电网灵活互动又能相对独立的小型电网,也可实现储能系统与风、光、油、气等的多 能互补,同时也能实现数据采集上传、监测、保护、均衡控制等功能,满足智能微电网及相关储能系统的需要。 2. 主要产品解决方案 (1) 发电机组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发电机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多台发电机组与多路市电并网解决方案、应急电源解决方案、燃气机组 解决方案、黑启动解决方案、高压机组解决方案、电信基站解决方案、灯塔机组解决方案以及机组并联、并网解决方案 等。 (图2:多路发电机组与多路市电并联解决方案示例)
(图3:机组并联、并网解决方案示例) (2) 船机产品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的船机产品解决方案为船舶提供安全、可靠的发动机智能控制,包括船用主机、船用辅机;功率管 理解决?案(PMS)可实现主发、应急、轴发及岸电的自动同步及功率分配。 (图4:船舶动力解决方案示例)
(图5:船舶动力解决方案示例) (3) 工程机械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在工程机械领域的解决方案,主要涉及水泵、空压机、修井机、旋挖钻机、压裂车等类型工程机械 的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图6:电控发动机控制解决方案示例)
(4) 低压配电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在低压配电领域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双电源、三电源智能切换解决方案以及两进线一母联控制系统
解决方案。

(图7:低压配电解决方案示例) (5) 新能源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的新能源/混合能源领域的解决方案主要可分为新能源控制及能量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电池管理系 统解决方案、(光伏、储能、发电机组)能量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光伏并发电/市网能量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等。 (图8:新能源控制及能量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示例)
(6) 云监控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的云监控解决方案,可通过云监控模块,利用 GPRS、网线、WiFi 等方式连接到“智云平台”,对 机组进行监控,支持手机(Andriod、iOS、HarmonyOS)版、网页版、电脑版三种客户端,全定制、私有部署。 (图示9:云监控解决方案示例)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主要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工艺较为复杂,涵盖自动化控制、材料、计算机软件、嵌入式软件、电力电子、机
电一体化、通信、机械、物联网等多项专业领域;相关研发和制造过程不仅涉及精密机械设计、工艺加工、装配、检测
等,还涉及软件代码编写、模块化设计制造等技术。由于涉及发电、配电控制相关领域,因此在技术上要求高可靠性、
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行业发展,控制器对采样精度、控制精度、安全保护程度、远程监控以及复杂环境适应性的要求
会越来越高,数智化、物联网化、模块化等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以上要求均对企业的综合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因此,技术及研发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自创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以底层技术创新为驱动,将自主研发确立为核心发展战略。凭借不懈的探索与创新,公
司成功攻克多项行业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开发出多个国产化替代解决方案,打破了对国外厂商核心技术及关
键部件的进口依赖局面,并实现从模具开发、线路板设计、软件编程、测试验证到监控采集等关键技术的全面覆盖。目
前,公司核心产品均具备自主设计、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的能力。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 479 项(其中发明专利 36 项,实用新型专利 269 项)获得软件著作
权 67项,并作为主要单位之一参与起草了3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及4项团体标准。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10.50%,新增实用新型专利1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

(二) 生产制造优势
公司致力于打造高质量产品的快速交付能力,推动精益化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并积极推动工业 4.0 数字化制造车间
升级。多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对生产设备和测试设备的更新升级投入,已建立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产品测试中心。自
动化生产线可实现自动贴片、自动插件、自动涂覆、自动测试和总装生产;产品测试中心可实现包括 EMC 电磁兼容性测
试、环境类测试、真机类测试、失效分析类测试、产品安全测试、产品功能测试、原材料测试等主要类型的测试,有效
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快速交付,是实现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实现进口替代的重要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数字电压调节器HVRxxx系列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的国产化评估认证。

(三) 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实施全流程质量管理,通过推行“三化一驱双联动”质量管理模式,公司质量管理成熟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使得质量管理更为简单、高效。“三化一驱双联动”模式,是指以“标准化、精益化和数字化”为基础有效运行,始终
坚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驱动内部产品、服务的实现过程,通过“风险管理”和“失效分析”管理的联动作用助力质
量管理体系的良性循环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

公司通过了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CCSR9001 船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多项产品获得了 CE、UL、CCS(中国船级
社)、BV(法国船级社)、ABS(美国船级社)、RS(俄罗斯船级社)、NK(日本船级社)等认证。

报告期内,公司船用系列产品不仅获得NK(日本船级社)认证,还成功通过了BV(法国船级社)的网络安全认证,
后者标志着公司船用系列相关产品在抵御网络威胁、保障船舶动力及配电系统安全运行方面具备高标准网络安全水平。

(四) 品牌资质优势
公司获得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
河南省移动电站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工厂、河南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以及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河南省成长创新型优秀民营企业、河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郑州市电子信息企业50强等多项资质或荣誉称号,并不
断取得新的认可。

此外,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了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GB/T29490 知识产权
管理体系、GB/T2300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双重预防管理体系等认证,并入选河南省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典型应用场景、
省级制造业设备更新优秀智能应用场景。

经过用户多年的使用和市场检验,公司的“SmartGen”品牌以可靠的质量、丰富的功能、适中的价格、广泛的适应
性和及时专业的售后服务获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在行业内保持较高知名度。同时,公司践行“做合作伙伴最值得
信赖的品牌”的企业愿景,以专业、诚恳的态度与业内大多数下游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持续不断为合作伙伴
创造价值。

(五) 营销模式优势
公司在国内已建立覆盖下游客户聚集区域的完善营销网络,并推行“专家营销”模式,即通过配置拥有较强技术背
景的销售人员负责开拓市场、维护区域客户、了解区域客户需求信息,快速解决客户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完成售前、售
中、售后全流程服务。在“专家营销”模式下,公司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便于持续关注客户的切实需求,形成技
术和市场的全方位对接,也便于公司及时发现区域市场机会并加以转化落地。

公司通过设立海外事业部专项负责国外市场的开拓,积极亮相国际专业展会,并利用网络媒体等多渠道进行市场推
广,产品直接出口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 企业文化优势
公司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创新、专注、精益求精;诚信、担当、合作共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积极推
动企业文化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导向、凝聚和约束作用,让企业文化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良好企业
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公司管理团队稳定、团结、务实,大部分人员是公司创业至今的骨干,且从业经验普遍在十年以上,
覆盖公司研发、制造、营销、供应链、质量、财务等各个业务部门,对企业文化高度认同,能够带领公司向共同目标努
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131,969,917.3496,624,375.5336.58%主要系本期控制器类和组件 类产品销售需求增长,引起 销售收入增长所致。
营业成本54,872,338.4442,044,108.5430.51%主要系本期控制器类和组件 类产品销量增多,导致产品 成本对应增多所致。
销售费用10,313,344.148,445,295.7222.12% 
管理费用16,748,960.2814,012,152.9719.53% 
财务费用-5,216,207.12-2,159,862.41-141.51%主要系本期存款利息增加所 致。
所得税费用5,211,847.683,442,390.7551.40%主要系本期业绩增长,当期 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13,863,210.5211,613,512.9819.3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24,095,297.7312,871,828.0787.19%主要系本期营收增长,销售 回款增加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31,198,737.89-15,658,943.34-99.24%主要系本期到期理财产品赎 回减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0,237,568.00-8,143,520.00-25.71%主要系本期分配普通股股利 增多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16,792,400.37-10,851,210.80-54.75%主要系本期到期理财产品赎 回减少所致。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产品或服务      
控制器类产品76,729,817.5723,905,655.6268.84%21.41%8.95%3.56%
组件类产品44,916,002.2526,526,310.5940.94%76.20%63.83%4.46%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4,958,991.3810.38%主要是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84,499.891.01%主要是理财产品公允 价值增加
资产减值-624,797.30-1.31%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
营业外收入365,025.050.76%主要是处置废料收入
营业外支出70,096.180.15%主要是固定资产报废 损失
其他收益4,119,819.808.62%主要是销售含嵌入式 软件产品的增值税税 收返还
信用减值损失-604,026.23-1.26%主要是应收账款坏账 损失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例金额占总资产比例  
货币资金90,819,773.137.38%107,612,173.508.93%-1.55% 
应收账款47,728,970.833.88%34,966,316.992.90%0.98% 
存货38,749,693.203.15%38,193,577.953.17%-0.02% 
长期股权投资41,081,256.963.34%0.000.00%3.34%主要受报告期 内投资北京广 监云影响。
固定资产159,138,777.5 012.94%160,706,919.9613.33%-0.39% 
在建工程203,988.500.02%3,008,172.600.25%-0.23% 
合同负债2,807,325.540.23%8,058,661.100.67%-0.44% 
交易性金融资 产403,484,609.4 732.81%450,769,505.2037.39%-4.58%主要系本期购 买理财产品减 少所致。
其他非流动 资产259,494,961.3 921.10%286,797,008.3823.79%-2.69%主要系本期大 额存单减少所 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期初数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本期计提 的减值本期购买 金额本期出售 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损益允价值变 动     
金融资产        
1.交易性 金融资产 (不含衍 生金融资 产)450,769,5 05.20484,499.8 9  723,000,0 00.00770,769,3 95.62 403,484,6 09.47
4.其他权 益工具投 资9,380,000 .00      9,380,000 .00
应收款项 融资11,022,56 8.58   24,071,10 4.1626,670,20 6.54 8,423,466 .20
上述合计471,172,0 73.78484,499.8 90.000.00723,000,0 00.00770,769,3 95.620.00421,288,0 75.67
金融负债0.00      0.00
其他变动的内容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详见第八节财务报告七、 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17、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投资额(元)上年同期投资额(元)变动幅度
911,236,631.091,063,404,292.29-14.31%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募集 年份募集 方式证券 上市 日期募集 资金 总额募集 资金 净额 (1)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2首次 公开 发行2022 年11 月16 日76,89 8.1070,48 5.092,612 .1035,56 4.8250.46 %000.00%34,43 4.62存放 于募 集资 金专 用账 户0
合计----76,89 8.1070,48 5.092,612 .1035,56 4.8250.46 %000.00%34,43 4.62--0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 [2022]1589 号)同意注册,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A 股)29,084,000.00 股,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 26.44 元,共计募集资金 768,980,960.00 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税)后,募集资金净额人民币 704,850,942.49 元。上述募集资金已于 2022 年 11 月 10 日到位,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了审验,并于 2022 年 11 月 10 日出具了XYZH/2022ZZAA3B0005《验资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2,952.72万元,已结项专户资金转出资金3,242.71万元;公司尚未 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 36,666.50 万元(包含募集资金存款及购买理财产品利息收入及银行手续费净额 1,175.37 万元), 其中利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年末未到期金额34,000.00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余额为2,666.50万元。 2025年上半年度募投项目共使用募集资金2,612.10万元。截至2025年0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5,564.82 万元;公司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 34,434.62 万元(包含募集资金存款及购买理财产品收益和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 费后的净额380.23 万元),其中利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未到期金额 31,000.00 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余额 为3,434.62万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融资 项目 名称证券 上市 日期承诺 投资 项目 和超 募资 金投 向项目 性质是否 已变 更项 目 (含 部分 变 更)募集 资金 净额募集 资金 承诺 投资 总额调整 后投 资总 额 (1)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众智 科技 内燃 发电 智能 控制 系统 产业 园2022 年 11 月 16 日众智 科技 内燃 发电 智能 控制 系统 产业 园生产 建设15,8 11.5 115,8 11.5 115,8 11.5 1012,6 81.2 580.2 0%2024 年 04 月 30 日3,83 1.7915,7 31.0 0不适 用
众智 科技 智能 控制 器生 产建 设项 目2022 年 11 月 16 日众智 科技 智能 控制 器生 产建 设项 目生产 建设20,4 61.0 120,4 61.0 120,4 61.0 1346. 336,54 6.9732.0 0%2027 年 04 月 30 日    
              不适 用
众智 科技 研发 检测 中心 建设 项目2022 年 11 月 16 日众智 科技 研发 检测 中心 建设 项目生产 建设14,9 93.7 014,9 93.7 014,9 93.7 0553. 455,96 6.9939.8 0%2027 年 04 月 30 日不适 用不适 用不适 用
补充 流动 资金 项目2022 年 11 月 16 日补充 流动 资金 项目补流10,0 00.0 010,0 00.0 010,0 00.0 01,71 2.3210,3 69.6 1103. 70%2025 年 03 月 31 日不适 用不适 用不适 用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61,2 66.2 261,2 66.2 261,2 66.2 22,61 2.1035,5 64.8 2----3,83 1.7915,7 31.0 0----   
超募资金投向               
               
合计--61,2 66.2 261,2 66.2 261,2 66.2 22,61 2.1035,5 64.8 2----3,83 1.7915,7 31.0 0----   
分项目说明 未达到计划 进度、预计 收益的情况 和原因(含 “是否达到 预计效益” 选择“不适 用”的原 因)1、“众智科技智能控制器生产建设项目”因受限于宏观经济、市场环境和产业政策等因素,公司 经过综合考虑后在该项目设备购置、产能扩张方面进行了动态控制,减缓了募投项目的实施,因此造成 募投项目整体实施进度不及预期,无法在原定计划时间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拟将该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5年4月30日调整至2027年4月30日。具体情况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 17日披露的《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公告》。 2、“众智科技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研发办公大楼建设,由于行业及市场环境的变 化,公司对于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要求愈加严格,因此在相关技术研发、设备购置方面更加谨 慎。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使用募集资金,提高该项目的建设质量,公司拟将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的日期由 2025 年4 月 30 日调整至 2027 年4 月 30 日。具体情况详见公司于 2025 年4 月17 日披露的 《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公告》。              
项目可行性 发生重大变 化的情况说 明不适用              
超募资金的 金额、用途 及使用进展 情况适用              
 超募金额9,218.87万元,目前仍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              

存在擅自改 变募集资金 用途、违规 占用募集资 金的情形不适用
募集资金投 资项目实施 地点变更情 况不适用
募集资金投 资项目实施 方式调整情 况不适用
募集资金投 资项目先期 投入及置换 情况适用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日,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金额为人民币 11,799.88 万元,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置换 11,799.88 万元。截至本公告报出日,不存在其他募集资金投 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用闲置募集 资金暂时补 充流动资金 情况不适用
项目实施出 现募集资金 结余的金额 及原因适用
 1、2024年3月26日,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 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 资金投资项目中的“1.1 众智科技内燃发电智能控制系统产业园”予以结项,并将该项目结项后剩余的 募集资金 3,242.71 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及业务发展。公司保荐机构发表了相 关的核查意见。 2、募集资金节余的主要原因: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市场因素影响,建筑材料采购 成本有所降低。同时,公司充分发挥精益化机制作用,对建筑材料、器材、设备等物资的采购进行有效 控制,优先选择满足质量标准且性价比高的合格标的。此外,公司积极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 管理,有效提高了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获取了合理收益。具体情况详见公司于 2024 年 3 月 27 日披露 的《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尚未使用的 募集资金用 途及去向除上述用于现金管理的金额外,其余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在公司募集资金专户内。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 3,434.62 万元。公司暂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指定的募集资金专户 中,并将继续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如有变更,将按规定履行必要的审批和披露手续。
募集资金使 用及披露中 存在的问题 或其他情况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和《深圳 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监管要求和公司《募集资金 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募集资金管理,并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披露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情况,不 存在募集资金管理违规情况。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