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建邦科技(837242):2025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建邦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本页内容可被替换。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概况 ....................................................................................................................6 第三节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 .................................................................................................8 第四节 重大事件 .................................................................................................................. 26 第五节 股份变动和融资 ....................................................................................................... 36 第六节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变动情况 ............................................................ 41 第七节 财务会计报告 ........................................................................................................... 44 第八节 备查文件目录 ......................................................................................................... 162
【重大风险提示】 1.是否存在退市风险 □是 √否 2.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之“十四、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分析了公司的重大风险因素,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二、 联系方式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 企业信息
五、 注册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 中介机构 □适用 √不适用 七、 自愿披露 □适用 √不适用 八、 报告期后更新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25年7月16日,公司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办理完毕14,500股限制性 股票回购股份的注销手续,公司股本由65,838,250元变更为65,823,750元;待登报公示期满后公司 将办理注册资本的工商变更登记。
(二) 偿债能力 单位:元
(三) 营运情况 单位:元
(四) 成长情况
二、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单位:元
三、 补充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四、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差错更正等情况 (一) 会计数据追溯调整或重述情况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差错更正 □其他原因 √不适用 (二)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及影响 □适用 √不适用 五、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六、 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致力于汽车后市场非易损零部件及其周边产品的开发、设计与销售,同时为客户提供整套完 善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采取柔性化的市场需求导向型模式,将重点放在市场调研、工程设计、模 具开发、产品验证上,生产环节基本委托外部厂商进行,公司主要负责对其关键技术进行把控及指导, 并进行质量管理。公司凭借在物流、商流、信息流等方面的整合能力,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按产品类别区分,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电子电气系统、转向系统、发动系 统、汽车电子产品(如盲点监测传感器、主动进气格栅、行人碰撞传感器等)和其他系统。按产品使 用场景区分,产品包括汽车用产品、家庭庭院用产品、摩托车用产品、船艇用产品。公司对外销售的 主要零配件种类繁多,多数属于定制化产品,汽车主要产品系统均有所涉及,其他机械设备产品系统 部分涉及。从产品功能的角度分析,提供的零部件产品多为产成品,可于整车或其他机械设备上直接 替换、安装并发挥作用;从产品结构的角度分析,提供的零部件产品为半成品,其隶属于某一零部件 总成类产品,各细分产品共同结合、运作方可实现运转。 (一)战略布局规划发展蓝图公司面向独立后市场,围绕汽车非易损零部件及周边产品领域形成了“立足中国,服务全球;全 球采购,全球销售”的总体战略。在产品打造端,不断调研、开发“软硬件”相结合的产品以及汽车 电子类产品,重视技术,重视人才,掌握产品自主知识产权,不断丰富公司产品库并推动产品的迭代 升级;在营销策略端,着力打造“境内境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四位一体的产品营销模式, 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在供应链管理端,公司坚持“宜分则分,宜合则合”的管理模式,以质量可靠、 供货稳定为核心,严格且灵活的管理全球供应商。 (二)产品研发传递发展动能 公司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汽车后市场非易损零配件及周边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人才,利用公司积累多 年的行业经验,不断进行产品的开发创新;同时,公司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吸收外部产品设计理 念与思维。公司研发设计团队,针对市场调研所发现的行业需求点,进行针对性的开发与创新,满足 市场需求。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01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81 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11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7项作品著作权;此外,子公司卡库再制造取 得实用新型专利18项。公司目前管理产品型号超30,000项,近几年,公司每年向市场新投放产品型 号约2,000-3,000项,保持了良好的产品研发投放节奏。 (三)优质客户稳定发展趋势 公司在汽车后市场零部件领域拥有近二十年的行业经验,培养了一支国际化营销团队,具有较强 的营销能力,客户遍及国内外,海外客户主要分布于美国、欧洲等主要汽车后市场成熟的国家,在海 外具有广泛的行业资源,同时积极布局、开拓国内市场,近年来国内市场销售收入持续稳定上升。借 助全球汽车零部件平台化发展优势,公司海内外市场同步销售,形成规模经济,加速投资回收,缩短 投资回报期。公司与海外知名客户Cardone Industries, Inc、Dorman Products, Inc、Schaeffler Group USA Inc等公司合作十余年,同时已和国内诸多大型知名汽车零部件连锁企业,如三头六臂汽 配、康众汽配、途虎养车以及跨境电商企业扬腾科技、晟沐贸易等开展合作,形成了境内和境外两个 市场平衡兼顾,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协同发展的市场结构,优质的客户为公司业务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 实的保障。 (四)成熟供应体系保障发展质量 公司坚持“全球采购,全球销售”的产品供应战略,对境内外供应商实行统一管理(公司供应商 即公司的代工厂)。公司根据供应商的产品品质、生产工艺、响应时间等统筹安排,分配生产任务。 公司产品的品类繁多,同时产品的迭代升级导致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复杂度提升,为保证采购 产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由公司的采购部协同质量部、研发部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规模、市场声誉、 技术水平、质量控制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录,并根据对供应商的考核结果进 行动态分级管理,建立了严格且灵活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根据供应商的不同等级,在供应商生产过程 中,公司不定期向供应商的生产现场派驻优秀的技术人员,管控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提升供应商的交 货稳定性。目前公司管理境内外供应商500余家,成熟的供应体系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大贡 献。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较上年度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专精特新等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1、生产经营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全球汽车后市场非易损零部件及其周边产品的开发、设计与销售,同时为客户 提供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对已有客户的维护并不断开发新客户,增进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保证了获得订 单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开发新产品,并向客户推荐新品,满足客户的市场需求,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直接出口至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的30余个国家,公司在全球几大 主要汽车后市场进行积极布局,不断拓展海外版图。 报告期内全球汽车零部件线上化进程加快,公司“线上线下相结合”营销渠道策略持续推进,电 商类客户采购金额(不含税)约1.70亿元,占比为45.36%,同比增长18.60%。 报告期内公司顺应市场需求,持续研发新品并加快产品的迭代升级,不断向市场投放汽车电子类 产品、“软硬件”相结合的产品、非汽车用产品,目前公司每年新投放市场的产品型号约2,000-3,000 项。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汽车电子类产品由代工生产转为自主生产。目前公司管理汽车电子SKU超 400项,公司子公司拓曼电子已实现近200项汽车电子产品自产,未来公司会不断提高汽车电子类产 品的自产比例。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汽车非易损零部件再制造板块的发展,公司 2025 年上半年对外销售再制 造产品9,615件(含子公司卡库再制造直接对外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38%。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码非汽车零部件类产品,拓展产品外延,2025年上半年实现非汽车零部件产 品销售收入约6,498.94万元,收入占比为17.34%,同比增长183.18%。非汽车用产品收入情况如下: 家庭庭院类产品(主要为泳池用产品、割草机用产品)4,522.19万元,摩托车(含ATV/UTV)用产品 1,773.13万元,船艇(主要为游艇、摩托艇)用产品203.62万元。 2、研发投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对“软硬件”相结合产品(电子手刹、分动箱电机等)以及新能源、汽车电 子类产品(集成化液晶仪表、商用车毫米波雷达系统、行人碰撞保护系统等)、泳池产品(盐氯发生 器等)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项。未来公司会 持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电子类产品及周边产品(如智能房车牵引机器人等)的研发力度,优化产品 结构,为公司适应汽车产品及周边产品的更新迭代打下坚实基础。 3、对外投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总体战略发展规划稳步推动全球化布局 ,泰国控股子公司建泰汽车(Q-Thai Auto Parts Co., Ltd.)主体厂房建设已完成,生产线设备已到位,并完成部分产品送样工作。2025 年 2 月 28 日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青岛迅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有利于公司优化管理结构,加快汽车 电子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进而更好的协调各项资源并推动公司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综合 能力的整体提升,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4、内部管理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以“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执行”的思想积极应对各类发展障碍,持续优化 公司治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强化控制体系建设,全面引入阿米巴管理体系,提升数字化管控 水平,优化组织管理结构,风险防控扎实有力,有效控制公司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公司的进 一步发展夯实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及福利薪酬制度,建立柔性的人事评价体系,提高员工工作的 积极性和安全感,凝聚精神动力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将公司经营目标与价值观有效传承,使基 层组织与员工的价值取向与公司整体方向保持一致。 5、经营策略 (1)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的产品开发及营销策略 公司在产品运营全流程中宣贯“线上线下相结合”、“境内境外相结合”四位一体的产品开发和 营销理念。自产品调研阶段便对产品是否满足四位一体的理念进行分析判断,严把产品入口端,减轻 产品开发压力,减少无效开发。产品打造团队与营销团队密切协同,在公司产品总体大战略布局下, 把控产品开发方向及营销理念,推动国内、国际业务协同发展,线上、线下业务协同发展。 (2)持续深耕电子产品领域,不断投放新产品 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的研发及人才优势,持续加大对汽车电子类产品、新能源汽车类产品研发投 入。公司将积极推进市场调研,紧跟汽车电子类产品、新能源汽车类产品需求快速发展的市场导向, 加速技术对业务的赋能,不断开发具有更高科技含量“软硬件”相结合的新产品。此外,公司在游艇、 摩托艇、ATV/UTV、辅助类智能机器人(非人形)、泳池产品等方向不断发力,打造产品“生态链”。 (3)优化商业模式,生产方式微转型公司将不断完善和革新自身商业模式,以轻资产运营模式为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持续推动高 端汽车电子和基础铸造类零部件的自产化。同时公司会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推行低成本运营,并强化 控制体系建设,有效控制并预防公司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 强保证。 (4)合理布局再制造,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工作置于重要战略地位,2025年4月28 日,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官网(www.bse.cn)披露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ESG)报告中英文版, 全面展示了公司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策略、行动及成就,并在多家第三方评级机构的ESG评级报 告中被评为A级。 公司坚持投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践行“绿色”生产观。以可持续发展牵引力擎画蓝图,推 动高质量发展,促进ESG规划全方位落地,提升ESG管理能力,公司将在再制造领域持续投入资源, 系列化刹车卡钳、雨刮电机等产品,并积极探索新的再制造产品。 (二) 行业情况 1、汽车后市场行业概况 汽车后市场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包括了新车出售后涉及的所有后续服务和再交易等环节。在 汽车的生命周期中,当购车者进行支付,完成新车交付手续后,汽车就进入了汽车后市场。汽车后市 场价值链(广义汽车后市场)具体可分为汽车金融、维修保养(狭义汽车后市场,以下关于汽车后市 场的相关概述无特别标注的均泛指狭义汽车后市场)、二手车、汽车保险、汽车用品以及汽车租赁六 个细分领域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汽车后市场规模与汽车保有量及车龄紧密相关,汽车保有量越大、车龄时间越长,汽车后市场的 需求量越大。在经济发展良好期,新车销量较多,导致汽车保有量增加;在经济衰退期,新车销量较 少,但汽车更新速度也因此下降,正在使用车辆的平均车龄增加,两种情况均导致汽车后市场需求增 加,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较小。 (1)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概况 1)全球汽车后市场体量概况 汽车后市场伴随着汽车而产生,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相较于已进入成熟期的汽车制造行业, 汽车后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全球两大成熟汽车后市场概况 美国是全球最大、最成熟的单体汽车市场之一,专业化、标准化及细分度高,质量体系完善,对 产品质量和服务要求较高。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汽车保有量约2.8亿辆;根据《福布斯杂志》2023 年的统计约9成以上的美国家庭至少拥有1辆汽车,一半以上的家庭至少拥有2辆汽车,拥有3辆或 以上汽车的家庭占比在2成多。美国车辆平均车龄在近十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2023年,美国汽车平 均车龄为12.5年。据美国汽车售后配件供应商协会统计,美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1,550亿 美元上升至2023年的4,14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7.90%。 欧洲汽车后市场的发展阶段与结构特征与美国市场较为相近,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 2023年欧洲汽车保有量约2.5亿辆,平均车龄已达到12年。随着欧洲汽车保有量的稳定增长、平均 车龄的提高,欧洲汽车后市场未来将保持稳步增长。目前主机售后4S店渠道占比约为38%,独立售后 渠道占比约为62%。同时,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德国,基本是主机4S店渠道与独立第三方 渠道市场份额基本各占一半。 3)汽车零部件线上化概况 根据eBay公开信息:按照AAPEXReport和Statista的数据及预测,目前全球汽车保量超过15亿 辆,全球汽车后市场规模达 1.8 万亿美元;预计到 2035 年,全球汽摩零部件线上销售渗透率将达到 20%-30%,市场规模约为2,000-3,000亿美元。 其中,美国以绝对的市场体量优势成为重点市场地区,预计到2025年,美国汽摩零部件线上销售 规模将增长至 470 亿美元,对比 2020 年增长幅度接近 50%;欧洲汽摩零配件线上销售规模将持续提 升,意大利、法国等国家较高的汽车保有量和DIY文化使其成为新兴的汽摩零部件线上销售蓝海市场。 (2)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概况 1)我国汽车保有量情况 中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自 2009 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越美国以来,中国已连续十六年蝉联全球 汽车产销第一。据中汽协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增长,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万辆和 1,565万辆,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12.50%和11.40%。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截止2025年 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4.6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3.59亿辆,包括新能源汽车3,689万辆。二手 车市场持续活跃,2025 年上半年全国办理机动车转让登记业务 1,977 万笔,其中汽车转让登记业务 1,838万笔,同比增长13.05%。 2)我国汽车平均车龄情况 决定汽车后市场空间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车龄,汽车车龄的逐步提高,是推动汽车后市场增长的主 要驱动力之一。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由于汽车制造、维修与保养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汽 车的使用年限也在不断增加。根据F6大数据研究院调研显示,2021年我国乘用车平均车龄为6.1年, 其中车龄在1-3年的车占比约32%,4-6年的车占比约27%,车龄在6年以内的车合计占比接近60%; 2023年我国乘用车平均车龄已经提升至6.8年,其中车龄在1-3年的车占比约22%,4-6年的车占比 约22%,合计占比已下降约44%。 3)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 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步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约66.05 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约5.30%;202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约5.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约5.40%。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规 模的扩大。同时,随着中国汽车制造业逐渐走向成熟,汽车质量及其耐用性的改善也延长了车辆平均 生命周期,“车龄+保有量”双效驱动汽车后市场高速发展,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下图为广义汽车后市场数据信息)。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2、我国汽车后市场演化趋势 (1)竞争格局分散,新模式新机遇涌现 汽车后市场的巨大价值和发展潜力使其依旧是行业蓝海,传统模式下的竞争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消费场景下,下游客户话语权越来越大,催生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大量客户群体从线下转向线上平台。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细分环节都能找到大量专注于不同模式和定位 的企业,不管是配件分销还是终端零售服务,头部CR5的集中度均未超过5%,市场依然高度分散。 独立后市场(IAM)份额占比逐年提升,由2018年的约34.50%增长至2022年的约46.40%。同时 独立汽车后市场的格局已经逐渐出现向头部集中的趋势,由于头部企业在供应链、服务能力等方面的 优势,连锁品牌(包括全国连锁和区域、城市级连锁)的门店数量占比预计将从2021年的约16%提升 至2025年的约29%。相比之下,小型的维修厂及夫妻老婆店将成为竞争中的“牺牲品”,逐步被整合 和淘汰。 数据来源:灼识咨询 (2)全国连锁S2B2C模式得到有效验证 经过多年对经营模式的迭代和创新,S2B2C 修配融合模式已经为市场广泛接受。头部连锁企业积 极与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同时投资新能源技术和独立品牌的产品,未来随着一线城市的饱和, 将逐步向低线城市扩张。“下沉”、“多元”、“电动化”是全国连锁平台发展的关键。通过数字化 赋能门店的方式吸引更多城市合作伙伴,同时构建高效运作的供应链体系,扩大采购规模,零件零售 多元化,发展自主品牌件,从而丰富服务组合;加快与主机厂和配件供应商的合作。在此模式下,全 国连锁平台需具备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物流能力和门店运营能力。 (3)“新四化”的发展为企业提供破局思路 “新四化”的发展为更多的新兴后市场企业提供了破局思路,根据自身业务积累的行业经验,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上下游服务资源,利用创新模式赋能门店,并实现产业链周边覆盖。远期来看,在 颠覆性技术(如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等)的驱动下,乘用车后市场会向行业集中化、收入多元化、 企业多样化、渠道扁平化和服务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4)放心、省心、便利的消费需求趋势明显 “正品”、“品质保障”这种在成熟汽车后市场难以成为核心差异化竞争力的定位,但在中国却 是现阶段我国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之一。与欧美消费者更偏爱垂直细分类服务不同,中国消费者更偏爱 一站式综合服务。原因是中国消费者对汽车了解不足,对于消费群体来说垂直服务渠道的选择知识门 槛过高;此外行业存在的诚信危机也使消费者厌倦了重新建立信任的过程,消费者更希望与某一门店 或品牌低成本的建立信任关系并期望得到更多元的一站式服务。 随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攀升和数字化带来的消费推动力,中国消费者正在从单一的商品消费 转向体验消费,从原来的重点关注商品的价格、功能、品牌到同样关注消费服务及体验的转变。同时, 中国消费者对于追求性价比存在天然的热情,在汽车后市场亦是如此。汽车销售市场价格的不断下探, 汽车消费的平民化和普及化,也使汽车后市场的受众人群人均支付能力和意愿有一定的降低,进一步 强化对汽车配件和服务的性价比的追求。 中国持续的人口红利使社会服务成本偏低,中国消费者对服务的便捷性有极致的追求,因此中国 消费者更偏爱便捷化的线上消费、快递、移动支付等外包服务。对于汽车后市场,消费者放心、省心、 舒心、省钱、便捷的消费需求趋势明显增强。 (5)配件供应链企业前景广阔 汽车保有量的提升驱动我国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配件市场。车龄的提升进一步推动汽车 零配件市场需求的增加。一方面,平均车龄增长将提升消费者自费费用比例,因为大量汽车的原厂质 保期为三年,质保期满后消费者会寻求低成本的服务解决方案,消费者对4S店依赖性下降,消费者维 修习惯会逐渐改变;另一方面车龄增长将提升养护需求频率,部分汽车零部件进入更换周期,届时汽 车保养与维修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供应链纵向整合趋势明显,规模性供应链商家正积极参与汽车后市场的布局。一大批在行业内沉 淀已久又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机构正在转变为区域运营服务商、汽车用品和配件的配送中心或区域中 转库,既能够帮助上游拓展市场,又能承担对下游的管理、服务、培训和提升职能,真正承担起供应 链的协同作用,这类资源将在汽车后市场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3、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周期性、刚需性、季节性特征 (1)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汽车零部件(后市场),公司扎根于汽车后市场非易损零部件领域,为客户提 供全方位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开发、供应商管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拥 有覆盖全球主要汽配市场的供应链管理及交付能力,在经营模式方面与传统行业区别很大。 (2)周期性 汽车后市场零部件供应领域市场规模主要由汽车保有量和车龄决定,经济景气时,新车购入量增 加,使得汽车保有量稳定上升,导致汽车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经济萧条时,消费者购买新车动力减 少,市场保有的汽车车龄增加导致维修市场的业务需求增长,因此本行业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3)刚需性 在汽车后市场服务中,当汽车出现故障后,若不及时处理则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造成更大 的损失,要求消费者必须及时更换故障部件,因此本行业具有刚需的特性。 (4)季节性 汽车零部件的故障率主要和零部件自身质量、汽车使用时间、行驶里程及司机开车习惯等有较大 关系,季节性特征不明显。 4、对公司经营发展的影响 公司致力于汽车后市场非易损零部件和汽车电子类零部件的开发、设计与销售,是集聚全车型售 后零部件供应链领域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集成商。汽车后市场、供应链管理均属于国家产业政策 鼓励扶持范畴。近年来,国家推出多项政策法规,促进和加快汽车后市场零部件及供应链管理领域的 创新、发展与应用,“促进二手车流通,进一步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任何单位和个人 不得封锁或者垄断机动车维修市场”、“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在售后维修、保险、租赁等领域 推广再制造汽车零部件”、“延伸汽车消费连通,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等制度的实施,为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为了更好的执行公司打造产品生态链战略,开发新的增长曲线,近几年,公司持续调研、开发非 汽车用产品,不断丰富产品应用场景。公司开拓非汽车用产品的模式与开发汽车用产品一致,即公司 将主要精力放在市场调研、工程设计、模具开发、产品验证上,生产环节基本委托外部厂商进行(部 分自产),公司主要负责对其关键技术进行把控及指导,并进行质量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家庭庭院用产品增长迅速,实现收入4,522.19万元,收入占比约为12.07%,同 比增长379.03%。主要产品为泳池用产品(盐氯发生器、泳池水泵、泳池水阀、泳池加热器等)、割草 机用配件;报告期内泳池用产品、割草机用产品分别实现收入4,520.15万元、2.03万元。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泳池总量为2,888.28万个,主要为家庭泳池,占比约为97.71%,近 些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左右。目前全球私人花园总数约2.5亿个,其中美国约1亿个,对割草机及 其配件需求量较大。大部分泳池类产品及割草机用产品因工作环境特殊,其部分配件需要进行循环更 换,市场潜力较大,相关产品的需求具有可持续性。 公司家庭庭院类产品终端用户主要聚集在欧美,如果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加剧,会给产品销售带来 不确定性风险;此外公司对该类产品的品控经验较少,销售初期可能存在产能不稳定风险。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单位:元
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货币资金:本期期末较上年末减少123,992,706.73元,减幅46.15%,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公司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89,000,000.00元,报告期末购买的理财产品未到期所致。 (2)应收票据:本期期末较上年末增加26,049,841.62元,增幅51.43%,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以银行承兑汇票为结算方式的客户的销售额增加所致。 (3)在建工程:本期期末较上年末增加27,310,186.12元,增幅171.11%,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为泰国子公司在建的厂房、办公室、生产线继续投入建设资金所致。 (4)应付票据:本期期末较上年末减少28,837,299.77元,减幅33.7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供应商的应付款减少,另外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供应商本期内所交货物 未到结算期所致。 (5)合同负债:本期期末较上年末增加8,719,342.75元,增幅137.2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 司收到信用期为“发货前付清”客户支付的货款,在报告期末未实现收入所致。 (6)应付职工薪酬:本期期末较上年末减少4,499,250.37元,减幅43.73%,主要原因是,报告期 内,公司支付了上年计提的奖金10,289,042.53元,同时计提了本期工资及奖金5,789,792.16元所致。 (7)其他应付款:本期期末较上年末减少3,082,359.28元,减幅41.52%,主要原因是,2024年11月 收到的股票期权行权款,在报告期内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办理完毕行权登 记,转为股本及资本公积所致。 (8)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较上年末减少158,986.37元,减幅51.20%,主要原因是, 报告期内,公司租入的仓库、办公室等使用权资产原合同期限到期所致。应出租方青岛传化公路港物 流有限公司的内部统一管理要求,同一承租方的多个租赁合同的租赁起始日期需保持一致,公司租入 的仓库租赁期统一于2025年8月截止,双方已启动新一轮租赁合同的签订工作。 (9)其他流动负债:本期期末较上年末增加135,242.61元,增幅34.6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 司加强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公司新增国内非电商客户的付款条件均为“发货前付清”,提前收取货 款导致待转销项税额增加所致。 (10)预计负债:本期期末较上年末减少2,568,154.01元,减幅70.10%,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 司跨期退货率低于上年全年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单位:元
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营业收入: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64,451,753.56元,增幅20.7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公司积极应对国际复杂经济形势,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拓展销售渠道,订单量增 加所致。 (2)信用减值损失: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1,065,433.78元,增幅87.91%,主要原因是,本期应收 账款余额较上年同期余额增加,引起计提的坏账准备增加所致。 (3)其他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60,767.21元,增幅932.12%,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 收到税务局支付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退付手续费增加所致。 (4)投资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1,464,077.50元,减幅67.71%,主要原因是,根据公司资金 使用规划,报告期内,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期限不同于上年同期所致;本期购买的理财产品主要 是无固定期限,而上年同期购入的理财产品主要是固定期限的产品,固定期限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要高 于无固定期限的理财收益率,从而引起报告期内收到的理财收益低于上年同期。 (5)资产处置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474,504.50元,增幅353.89%,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子公司青岛卡库再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处置传动轴生产线,取得资产处置收益429,196.22元所致。 (6)营业利润: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16,221,317.59元,增幅32.42%,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公司积极应对国际复杂经济形势,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拓展销售渠道,订单量增 加,从而引起利润总额增加所致。 (7)营业外收入: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42,071.82元,减幅67.82%,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经批 准公司将无需支付的应付账款271,944.23元(民事调解书(2023)鲁0281民初8287号-北汽(黄骅)专 用车有限公司)转入营业外收入,而本期未发生此类业务所致。 (8)营业外支出: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123,610.70元,增幅152.30%,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 公司因代扣代缴无法收回的业务招待费用产生偶然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对国外支付佣金产生的增值 税、反向开票产生的个税及增值税所致。 (2) 收入构成 单位:元
按产品分类分析: 单位:元
按区域分类分析: 单位:元
收入构成变动的原因: (1)电子电气系统: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本期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 32,255,359.82 元和 22,666,055.60元,分别增幅60.62%和60.66%,主要原因是本期公司积极研发“软硬件”相结合产品, 国内外客户需求增加,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在报告期内实现大量销售所致。 (2)其他: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本期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20,998,413.14元和12,654,232.65元, 分别增幅 69.60%和 53.78%,主要原因是本期公司积极推进相关产品的迭代升级,境内境外客户其他 类产品的订单较去年同期增加,同时产品销售结构变化所致。 (3)境内: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本期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 54,390,905.74 元和 37,155,916.02 元,分别增幅 33.67%和 30.92%,主要原因是本期公司继续加大对国内线下客户以及跨境电商类客户 的开拓,两类客户的订单量都在增加所致。 3、 现金流量状况 单位:元
现金流量分析: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41,413,565.96元,减幅64.03%,主要 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顺应客户需求结构变化,购入的存货大于上年同期,从而引起报告期内公司 已支付的到期货款大于上年同期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81,137,460.39元,增幅36.70%,主要 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未到期理财产品金额小于上年同期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18,698,459.94元,增幅58.37%,主 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少于上年同期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适用 √不适用 八、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一) 主要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经营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