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菲电气(001255):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时间:2025年10月17日 08:25:43 中财网

原标题:博菲电气: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证券简称:博菲电气 证券代码:001255 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ZHEJIANG BOFAY ELECTRIC CO.,LTD.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海宁经济开发区杭平路 16号) 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募集说明书 (申报稿) 保荐人(主承销商) 声 明
1、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本募集说明书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募集说明书中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本募集说明书按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61号——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募集说明书和发行情况报告书》等要求编制。

3、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完成后,公司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公司自行负责;因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4、本募集说明书是公司董事会对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说明,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不实陈述。

5、投资者如有任何疑问,应咨询自己的股票经纪人、律师、专业会计师或其他专业顾问。

6、本募集说明书所述事项并不代表审批机关对于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项的实质性判断、确认、批准或注册同意。

重大事项提示
本公司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下列重大事项或风险因素,并认真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相关章节。本部分所述词语或简称与本募集说明书“释义”所述词语或简称具有相同的含义。

一、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项已经公司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实施;本次发行方案及相关事项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次发行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二、本次发行对象为杭州东方嘉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嘉兴嘉致富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西金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昌赣金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林克将、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方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方御投资铜爵二十二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华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冯建峰、张一民、张文富、东海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所有发行对象均以人民币现金方式并以同一价格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股票。

三、根据本次发行的竞价结果,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为 14,300.00万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投资总额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
1年产 7万吨电机绝缘材料项目26,310.2414,300.00
合计26,310.2414,300.00 
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将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若本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上述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公司将按照相关法规规定的程序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金额进行适当调整,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解决。

四、根据投资者申购报价情况,并严格按照认购邀请书确定发行价格、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即 2025年 8月 29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 80%(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量)。若公司在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则将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对发行价格作相应调整。

五、根据本次发行的竞价结果,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为 5,166,184股,未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30%,对应募集资金金额不超过三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 20%。若公司在本次发行前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将作相应调整,最终发行股票数量以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数量为准。

六、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本次发行结束后,发行对象由于公司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原因增加的公司股份,亦应遵守上述限售期安排,限售期结束后按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若前述限售期与届时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或证券监管机构的最新监管要求不相符的,将根据相关规定或监管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七、本次发行股票前公司滚存的未分配利润,将由公司新老股东按发行后的股份比例共享。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公司制定了《未来三年(2023-2025年度)股东回报规划》。

八、公司本次发行符合《公司法》《证券法》《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本次发行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九、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号)、《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5]31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为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公司制定了本次发行股票后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的措施,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填补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作出了承诺。

十、公司特别提醒投资者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第六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并特别注意以下风险:
(一)募投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购置、安装调试等多个环节,建设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受到工程进度、建设管理等多因素的影响。虽然公司在项目组织实施、施工过程管理和建设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规范的流程,但若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按期达产,将对公司的盈利状况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消化风险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7万吨电机绝缘材料项目达产后,预计将新增70,000吨电磁线绝缘树脂和稀释剂产能。虽然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经过了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宏观经济、下游行业及市场环境等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可能会导致相关产品下游市场需求相应减少,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增产能可能无法得到充分消化,从而导致公司面临新增产能无法被消化的市场风险。

(三)募投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用于年产7万吨电机绝缘材料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新增年销售收入86,550.00万元,新增年利润总额13,220.57万元,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但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均为预测性信息,如果未来市场需求出现较大变化,或者公司不能有效拓展市场、消化相关产能,将导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实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四)募投项目实施后折旧摊销费用大幅增加的风险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用于年产7万吨电机绝缘材料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增加的折旧摊销费用不超过1,460.44万元,完全达产当年新增折旧摊销费用占公司预计新增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69%和13.56%。虽然公司已对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但如果未来行业政策或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实现预期收益,公司将面临折旧摊销费用增加导致业绩下降的风险。

(五)经营业绩波动或下滑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6,268.38万元、2,886.96万元、793.64万元和 624.75万元。如果未来行业政策或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下游行业需求持续下降或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且公司不能有效拓展客户并增加市场占有率,公司经营业绩可能存在波动或下滑的风险。

(六)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17,700.62万元、16,267.91万元、18,183.39万元和 25,613.84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25.24%、33.45%、38.22%和 48.73%,是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若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客户支付能力不佳的情况,将增加公司的资金压力,甚至将导致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大幅增加,从而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七)存货发生跌价损失的风险
公司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等。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 4,654.37万元、5,693.10万元、6,624.11万元和 8,134.12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6.64%、11.71%、13.92%和 15.47%。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并适当备货的模式,若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存货跌价风险,从而降低公司经营业绩。

(八)毛利率波动及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36.42%、30.83%、25.18%和 31.41%。

公司产品系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研发和生产,产品价格主要取决于项目技术要求、市场竞争程度等,产品成本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如果出现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原材料、人工成本大幅上升或者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无法保持等情形,可能导致公司毛利率出现下降的风险。

(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665.72万元、2,595.69万元、3,271.54万元和 1,246.59万元,波动较大。随着公司未来业务规模的继续扩张,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如果公司在未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经营活动现金流压力,可能会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进而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偿债能力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目 录

声 明 ........................................................................................................................... 1
重大事项提示 ............................................................................................................... 2
目 录 ........................................................................................................................... 7
释 义 ......................................................................................................................... 10
一、基本术语 ..................................................................................................... 10
二、专业术语 ..................................................................................................... 11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 13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 13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 13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 16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 36 五、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 ......................................................... 52 六、截至最近一期末,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的基本情况 ............. 53 七、同业竞争情况 ............................................................................................. 58
八、行政处罚情况 ............................................................................................. 59
九、重大未决诉讼、仲裁情况 ......................................................................... 59
第二节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 60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 60
二、发行对象及与发行人的关系 ..................................................................... 63
三、发行证券的价格或定价方式、发行数量、限售期 ................................. 63 四、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 66
五、本次发行是否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 66 六、本次发行是否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 67 七、本次发行方案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以及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 67
八、发行人符合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条件的说明 ..................... 68 第三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78 一、本次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78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具体情况 ............................................................. 78 三、关于本次发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板块定位的情况 ............................. 85 四、本次募投项目与公司既有业务、前次募投项目的关系 ......................... 86 五、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扩大既有业务的情况 ................................................. 87 六、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 88 第四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89 一、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的业务及资产的变动或整合计划 ............. 89 二、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变化 ..................................... 89 三、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从事的业务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的情况 ..................................... 89 四、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的情况 ......................................................................... 89
第五节 历次募集资金运用 ....................................................................................... 91
一、前次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91
二、前次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92
三、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情况 ..................................................... 96 四、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产运行情况 ................................................. 97 五、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情况 ............................................................................. 97
六、会计师对于前次募集资金运用出具的专项报告结论 ............................. 97 第六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 ....................................................................... 98
一、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稳定性及未来发展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 98
二、可能导致本次发行失败或募集资金不足的因素 ................................... 101 三、对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过程或实施效果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102
四、其他风险 ................................................................................................... 103
第七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 ............................................................................. 104
一、发行人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 ....................................... 104 二、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声明 ....................................................... 107 三、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声明 ................................................................... 108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董事长声明 ............................................................... 109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总经理声明 ............................................................... 110 四、发行人律师声明 ....................................................................................... 111
五、会计师事务所声明 ................................................................................... 112
六、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 ................................... 113 七、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 ....................................................... 116 八、发行人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的相关声明及承诺 ................................... 117

释 义
本募集说明书中,除非文意另有所指,下列简称具有如下含义:
一、基本术语

公司、发行人、博菲 电气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新大陆机 电嘉兴市新大陆机电有限公司,系公司前身
博菲控股嘉兴博菲控股有限公司,系公司控股股东
云格投资海宁云格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公司股东
聚成投资海宁聚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公司股东
时代绝缘株洲时代电气绝缘有限责任公司,系公司子公司
云润贸易浙江云润贸易有限公司,系公司子公司
博菲重能浙江博菲重能电气有限公司,系公司子公司
博菲新能浙江博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子公司
博菲电工浙江博菲电工有限公司,系公司子公司
博菲绿能浙江博菲绿能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子公司
博菲新材浙江博菲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子公司
启源智能海宁启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参股子公司
高瓴新材料浙江高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参股子公司
浙江博发浙江博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正云投资海宁正云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博盛通海宁市博盛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亿禾控股海宁市亿禾控股有限公司
大成电气嘉兴市大成电气新材料有限公司,已注销
永大电气海宁永大电气新材料有限公司,已注销
博发塑料嘉兴博发新型塑料有限公司,已注销
浙江制造认证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推动实施、国内外知名认证机构共同参与的 一种品牌认证方式。该认证从企业和产品两个维度,对质量、 技术、服务、信誉等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浙江省制造业先进 性企业进行认证,旨在推动浙江制造业高品质、高端化发展
国家发改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 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应急管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证券交易所、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注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
《发行上市审核规 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
《证券发行与承销 业务实施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
本次发行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募投项目年产 7万吨电机绝缘材料项目
募集说明书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为本次发行而制作的《浙江博菲电气 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 说明书》
《公司章程》《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股东大会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保荐机构、保荐人、 主承销商、财通证券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人律师、君悦律 师事务所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
发行人会计师、中喜 会计师事务所中喜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报告期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 1-6月
报告期末2025年 6月末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二、专业术语

绝缘材料用于隔离不同电位的导电部件或使导电部件与外界隔离的低 导电率材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绝缘系统用于电气设备的与导电部分结合在一起的含有一种或多种电 气绝缘材料的绝缘组合
B级耐热温度等级为 130℃
F级耐热温度等级为 155℃
H级耐热温度等级为 180℃
C级耐热温度等级为 200℃
树脂通常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 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 广义上指用作塑料基材的高分子化合物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 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 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 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主要以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 丙烯树脂等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纤 维为增强材料
无卤阻燃燃烧时不挥发、不产生腐蚀性气体,被称为无公害阻燃剂
胶粘剂所有可通过表面粘结和内部强度(粘附力和内聚力)将固体粘 合在一起的非金属材料
VPI真空压力浸渍(Vacuum Pressure Impregnation)简称,该工艺 是将工件(如电机、变压器线圈以及铁芯等)预烘干去潮后再 冷却,然后置于真空环境中,排除线圈内部的空气和挥发物, 依靠真空环境中漆液重力和线圈毛细管作用,以及利用干燥的 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对解除真空后的浸渍漆液再施加一定压 力,使漆液迅速渗透并充满绝缘结构内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于电机、电缆等产品的绝缘处理过程中
UL美国保险商实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简称,该机 构为美国产品安全认证的权威机构,经其所做的产品认证简称 为 UL产品安全认证,该认证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公认的产品 安全认证标准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 称,该机构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 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GWEC全球风能理事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简称,该机构 旨在推动风能成为全球一种重要的能源,全球范围内报道行业 动态、政策动向、国际会议信息发布和组织,提供相关产业报 告下载、各地区风电发展概述等
说明:本募集说明书数值若出现总计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ZHEJIANG BOFAY ELECTRIC CO.,LTD.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481799606731M
注册资本8,128.40万元
法定代表人陆云峰
股票简称博菲电气
股票代码001255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有限公司成立日期2007年 3月 7日
股份公司成立日期2018年 6月 29日
公司住所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海宁经济开发区杭平路 16号
邮政编码314400
联系电话0573-87639088
传真0573-87500906
公司网址http://www.bofay.com.cn/
电子邮箱secretary@bofay.com.cn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电工器材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云 母制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涂料制造(不含 危险化学品);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塑料制品制造;汽车零部 件及配件制造;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模具制造;五金产品制 造;有色金属合金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 造;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 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危险化学 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 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一)发行人股权结构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股本结构如下表所示:

类别股份数量(股)占总股本比例(%)
一、有限售条件股份62,728,00077.17
1、国有法人持股--
2、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47,690,00058.67
3、境内自然人持股12,728,00015.66
4、境外法人持股--
5、境外自然人持股--
6、基金理财产品等2,310,0002.84
二、无限售条件股份18,556,00022.83
1、国有法人持股355,2260.44
2、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34,2410.04
3、境内自然人持股12,041,33214.81
4、境外法人持股788,1940.97
5、境外自然人持股201,6580.25
6、基金理财产品等5,135,3496.32
三、股份总数81,284,000100.00
(二)发行人的前十大股东情况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前十名股东及其持股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量(万 股)持股比例
1嘉兴博菲控股有限公司2,780.0034.20%
2海宁云格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930.0011.44%
3海宁聚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660.008.12%
4陆云峰500.006.15%
5凌莉500.006.15%
6宁波华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99.003.68%
7上海涌平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嘉兴永 贞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31.002.84%
8杭州上研科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0.001.23%
9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保诚多策略灵活配置 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50.000.62%
10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诺安多策略股票型证券投 资基金32.820.40%
合计6,082.8274.83%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之日,嘉兴博菲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 34.20%的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发行人实际控制人为陆云峰、凌莉,二人系夫妻关系。陆云峰、凌莉合计直接持有公司 12.30%股份,并通过博菲控股、云格投资、聚成投资间接控制公司 53.76%股权,合计控制公司 66.06%股权;陆云峰担任公司董事长,凌莉担任公司副董事长,上述二人在公司股东大会表决及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提名、任命等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公司具有实际控制力。

1、控股股东基本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之日,嘉兴博菲控股有限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公司名称嘉兴博菲控股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481MA28A4CC8T  
注册资本1,000万元  
实收资本1,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凌莉  
成立日期2015年 12月 21日  
注册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海宁经济开发区隆兴路 118号主办公楼 3楼 358室  
经营范围实业投资;商务信息咨询、项目投资咨询;知识产权代理、咨询服 务;企业管理咨询;企业形象设计;市场信息咨询;市场营销策划。  
股东构成名称出资金额(万元)持股比例(%)
 陆云峰510.0051.00
 凌莉490.0049.00
 合计1,000.00100.00
2、实际控制人基本情况
(1)陆云峰先生
陆云峰先生,1975年 10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工程师,身份证号 330411197510******。1992年 5月至 1997年 2月,任嘉兴市第二绝缘材料厂采购经理;1997年 3月至 2016年 8月,任海宁市永成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1年 5月至 2018年 11月,任大成电气监事;2012年 6月至 2020年 10月,任博发塑料执行董事、经理;2014年 11月至 2017年 3月,任永大电气执行董事、经理;2014年 12月至 2020年 8理,2015年 12月至今,任博菲控股执行董事;2007年 3月至 2018年 5月,任新大陆机电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 6月至 2024年 7月,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24年 8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

(2)凌莉女士
凌莉女士,1975年 11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身份证号 330419197511******。1996年 7月至 2000年 4月,任海宁市邮电局统计员;2000年 5月至 2006年 8月,历任海宁市邮政局会计、财务部经理;2006年 9月至 2008年 10月,任嘉兴市永大猛牛机电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2008年 11月至 2017年 3月,任永大电气监事;2014年 12月至今,任浙江博发监事会主席;2017年 5月至 2020年 10月,任博发塑料监事;2020年 7月至今,任博菲控股经理;2007年 7月至 2018年 5月,任新大陆机电系统管理员、监事;2018年 6月至今,任公司副董事长。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股票质押、冻结或重大权属纠纷的情况。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电气绝缘材料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2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属的“C2659 其他合成材料制造”。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公司所属行业为充分竞争行业,采取政府宏观调控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本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应急管理部,行业自律组织包括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绝缘材料分会,其主要职能如下:

部门或组织名称主要职能
国家发改委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 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对相关行 业的发展规划进行宏观调控
工信部研究提出工业发展战略,拟定和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 指导工业行业技术法规的制定实施,检测工业日常运行等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拟订并实施质量发展的制度 措施,统筹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 督管理,管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建立 并组织实施质量分级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应急管理部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 事件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等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绝缘 材料分会协助政府组织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推动行业内相关方面的协调 发展,协助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起草、修订行业国家标准,实施 行业自律,开展技术咨询,组织技术交流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公司主要从事电气绝缘材料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属于国家重点鼓励、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为公司业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公司所属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如下: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名称颁布机关颁布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 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 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 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 4月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2014年 7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13年 12月
(2)相关产业政策

相关政策名称主要内容颁布部门颁布时间
《精细化工产业创 新发展实施方案 (2024—2027年)》推进传统产业延链,重点做好烯烃、 芳烃的利用,发展高端聚烯烃、工程 塑料、聚氨酯、特种合成橡胶、高性 能纤维、功能膜、专用化学品、高性 能胶黏剂等;加快关键产品攻关,围 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工业 母机、医疗装备需求,提升高端聚烯 烃、合成树脂与工程塑料、聚氨酯、工信部、国家发 改委、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农 业农村部、应急 管理部、中国科 学院、中国工程 院、国家能源局2024年 7月
 氟硅材料及制品、特种橡胶、高性能 纤维、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高端染颜料、 特种涂料、特种胶黏剂、专用助剂和 油剂、新型催化剂、高端试剂等领域 关键产品供给能力;促进优势产品提 质,逐步削减高 VOCs溶剂型涂料生 产和使用,大力发展水性、粉末、辐 射固化、高固体分、无溶剂等无(低) VOCs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 加快发展水基(体)型等低 VOCs胶 粘剂、油墨、清洗剂  
《推动大规模设备 更新和消费品以旧 换新行动方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 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 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聚焦钢铁、 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 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 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 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对 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制修订一批能 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 准,完善风力发电机、光伏设备及产 品升级与退役等标准;聚焦长期困扰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重大 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积极开展 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国务院2024年 3月
《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2024年本)》将“低 VOCs含量的环境友好、资源 节约型涂料,用于大飞机、高铁、大 型船舶、新能源、电子等重点领域的 高性能涂料及配套树脂”、“低 VOCs 含量胶粘剂,环保型水处理剂,新型 高效、环保催化剂和助剂,功能性膜 材料,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电子 气体、新型显示和先进封装材料等电 子化学品及关键原料”列入鼓励类项 目国家发改委2023年 12月
《重点新材料首批 次应用示范指导目 录(2024年版)》将“有机硅无溶剂浸渍树脂”等工程 塑料列入先进化工材料,将“高性能 绝缘纸板及绝缘成型件”等高性能纤 维及复合材料列入关键战略材料工信部2023年 12月
《制造业可靠性提 升实施意见》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和整机 装备与系统可靠性“倍增”工程,聚 焦机械、电子、汽车等行业,实施基 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工程,筑牢核 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 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及先进基 础工艺的可靠性水平工信部、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财 政部、国家市场 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 6月
《加快电力装备绿 色低碳创新发展行 动计划》重点任务包括电力装备技术创新提升 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 突破一批电力装备基础零部件、基础工信部、财政部、 商务部、国务院 国有资产监督管2022年 8月
 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 工艺、产业技术基础,推动新材料与 电力装备的融合创新,推进产业链上 下游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聚焦优先发展的成套装备、关键零部 件、关键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等,以 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为主,鼓励 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 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建创新平 台,推进各类科技力量资源共享和优 化配置理委员会、国家 市场监督管理总 局 
《关于“十四五”推 动石化化工行业高 质量发展的指导意 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 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增加有机氟硅、聚氨酯、聚酰胺等材 料品种规格,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 电子化学品、工业特种气体、高性能 橡塑材料、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材料、 专用润滑油脂等产品,提高化肥、轮 胎、涂料、染料、胶粘剂等行业绿色 产品占比工信部、国家发 改委、科学技术 部、生态环境部、 应急管理部、国 家能源局2022年 3月
《“十四五”原材料 工业发展规划》实施大宗基础材料巩固提升行动,提 升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高强铝 合金、稀有稀贵金属材料、特种工程 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纤维新材料、 复合材料等综合竞争力工信部、科学技 术部、自然资源 部2021年 12月
《关于扩大战略性 新兴产业投资培育 壮大新增长点增长 极的指导意见》围绕保障大飞机、微电子制造、深海 采矿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加快在光刻胶、高纯靶材、高温合金、 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 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 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国家发改委、科 技部、工信部、 财政部2020年 9月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分类(2018)》将“3.3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项下的 “3.3.1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制造”、“3.4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项下的“3.4.5 矿物功能材料制造”、“3.5高性能纤维 及制品和复合材料”项下的“3.5.2高 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列入战略性 新兴产业国家统计局2018年 11月
(二)绝缘材料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1、绝缘材料行业发展概况
(1)绝缘材料概述
根据《电工术语 绝缘固体、液体和气体》(GB/T 2900.5-2013/IEC 60050-212:2010),绝缘材料为低导电率的材料,用于隔离不同电位的导电部件或使导电部件与外界隔离,绝缘材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或者是它们的组合。根据《电气绝缘系统的评定与鉴别》(GB/T 20112-2015/IEC 60505:2011),电气绝缘材料为具有可忽略不计的低电导率的材料,用于隔离电工设备中不同电位的导电部件;电气绝缘系统为用于电气设备的与导电部分结合在一起的含有一种或多种电气绝缘材料的绝缘组合。

绝缘材料主要系通过将带电的部分与不带电的部分或带不同电位的部分相互隔离开,使电流能够按指定的路线去流动,从而实现其基础的绝缘性能。此外,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绝缘材料还能够实现储能、散热、冷却、灭弧、防潮、防霉、防腐蚀、防辐照、机械支承和固定、保护导体等作用。目前,绝缘材料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性能主要表现如下:

主要应用性能具体内容
介电性能介电强度、体积和表面电阻、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耐弧性、 抗电痕性、耐电晕性、沿面放电强度、各种特性的频率系数
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硬度、抗冲 击和抗撕裂强度、黏度、延展性、可绕性、加工性、疲劳性、耐磨性、 开裂性
化学性能耐腐蚀性、电化学稳定性、抗老化和抗氧化性、可溶性、耐溶剂性、 对临近材料和环境的相容性、毒性和环境污染
其他性能密度、折射率、透明度、颜色、多孔性、透气性、吸湿性、表面吸水 性、抗霉菌性、抗照射、抗辐射性和经济性
通常情况下,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主要由导体材料、磁性材料、绝缘材料和结构材料构成。除绝缘材料之外,其他材料主要为金属材料,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温度、电和机械的应力、振动、有害气体、化学物质、潮湿、灰尘和辐照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其他材料相比,绝缘材料对这些因素更为敏感,容易变质老化,致使电气设备损坏,所以绝缘材料是决定电气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关键材料。随着电气设备运行时间的延续,绝缘材料必然会发生老化,并且其老化速度相较于其他材料更快,所以绝缘材料也是决定电气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材料。

(2)绝缘材料发展概况
天然材料是电机中最早使用的绝缘材料,如具有绝缘性能的天然橡胶材料、天然虫胶材料等,该时期设计出的电机绝缘系统对人身和环境污染很小,但是用这些天然绝缘材料制成的电机不仅重量和体积都很大,而且电机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运行温度水平都很低。从 192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的合成聚合物被纷纷研制出来,并被当做绝缘材料广泛用于电机中,不仅大大降低了电机的重量和 体积,而且有效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介电性能以及耐热等级。 伴随着绝缘材料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企业技术持续进步,绝缘材料产品 自身的主要性能已得到较大提升。同时,受到下游机电工业及电力电子技术发展 的影响,市场对稳定、安全、环保绝缘材料的需求日益突出,绝缘材料行业内企 业逐步将研发方向集中于耐高压、耐高温、耐电晕、高导热、无卤阻燃型和环保 型绝缘材料等中高端绝缘材料。 为了满足下游客户对多种绝缘材料的应用需求,由多种电气绝缘材料组成的 电气绝缘系统(Electrical Insulation System)逐步成为市场上主流的绝缘材料供 应方式。以散绕组电机定子为例,槽楔、绝缘漆、云母带、柔软复合材料等绝缘 材料产品需要同时组合应用在绕组的不同部位,形成绝缘组合。经过严格验证, 在长期承受不超过该绝缘系统等级所限定的温度时,电气绝缘系统都不会发生绝 缘性能的明显减弱。 电气绝缘系统及相关绝缘材料应用示意图 电气绝缘系统主要是从实现电机整体绝缘效果的角度出发,通过绝缘系统设计、绝缘材料优选、经济合理组合及绝缘工艺优化,增强各绝缘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实现绝缘性能的最优化,提升电机的整体寿命。同时,电气绝缘系统能够使下游客户节约绝缘材料的筛选时间,缩短检测周期、减少检测试验费用,从而降低电机的开发和生产成本。此外,绝缘系统供应商可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完善、可靠的绝缘系统及绝缘工艺整体解决方案,为提高电机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提供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目前,国际上只有少数绝缘材料大型制造企业具有完整绝缘系统的开发能力,如美国杜邦(DuPont)、瑞士丰罗(Von Roll)等公司,国内大部分绝缘材料生产企业受技术水平和生产成本的制约,生产的绝缘材料产品系列并不完整,还没有具备开发完整绝缘系统的能力,同时由于绝缘材料下游应用厂家并不涉及绝缘材料产品的生产,导致绝缘材料和绝缘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加大电气绝缘系统的自主开发力度是摆在国内电机和绝缘材料制造厂商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我国绝缘材料行业发展前景
绝缘材料行业的发展与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具备高绝缘强度、耐电晕特性的产品不断出现,绝缘材料产品的应用领域已从传统电气绝缘逐步延伸到风力发电、轨道交通、工业电机、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水力发电等领域,下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绝缘材料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1)风力发电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生产消费也呈现新常态特征,电力供应结构持续优化,风电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 GWEC(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发布的《2025年全球风能报告》,2024年全球风电行业创下新纪录,全球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分别为 117GW和 1,136GW,其中累计装机容量较上年度同比增长 11%;我国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依然领跑全球,2024年度新增陆上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 GWEC预测,2025年至 2030年全球累计新增装机容量超过 982GW,风能行业未来的复合年平均增长率为 8.8%。目前我国风电技术相对成熟,风力发电本身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和资源禀赋,未来随着我国风电行业技术的持续进步,风力发电将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优势。

2010年至 2030E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250.0 200.00%
194.0
200.0 150.00%
183.0
167.0
160.0
150.0 140.0 100.00%
138.0
116.6 117.0
93.0 93.6
100.0 50.00%
77.6
63.8
60.8
54.9
53.5
51.7
50.7
45.0
40.6
50.0 39.1 0.00%
36.0
- -50.00%
新增装机容量(GW) 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全球风能理事会 GWEC
受到国家关于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项目财政补贴退出时间的影响,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 71.67GW,高于过去三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之和。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取消,2021年、2022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持续下滑,但并未改变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2023年开始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强势反弹,并创下历史新高。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3年度和2024年度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为441.34GW和520.68GW,其中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 75.90GW和 79.34GW,呈现高景气度。随着我国“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的确立以及国内多项产业支持政策的持续推进,我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需求仍将进一步提高,将会持续带动对风电的需求。

2010年至 2024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90.00 200.00%
79.34
80.00
75.90
71.67
150.00%
70.00
60.00
100.00%
47.57
50.00
37.63
40.00
50.00%
31.39
30.00
25.72
21.01 21.27
20.24
19.52
20.00
15.28
14.87
14.57 0.00%
12.96
10.00
- -5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新增装机容量(GW) 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受益于我国风电相关政策的支持,风力发电相关产业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作为风力发电机主要组成材料的 VPI浸渍绝缘漆、高强槽楔等绝缘材料,在风力发电机的绝缘、防腐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持续增长,整个行业对风电用绝缘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适用于不同风资源环境的产品定制化生产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具备更高绝缘、防腐等性能的绝缘材料产品将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此外,随着我国风电行业风机单机容量逐渐向大型化发展,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的推广与应用也为风电用绝缘材料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适配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绝缘材料也成为了行业企业的主要研发方向。

(2)轨道交通领域
随着我国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其中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我国新基建重点领域,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来投资建设规模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带动上游轨道交通装备配件等产业链全面协同发展。

根据国家铁路局数据,2024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8,506亿元,同比增长 11.3%,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截至 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 16.2万公里,较 2014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复合增长率为 3.76%,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为 4.8万公里,较 2014年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的复合增长率达 11.61%,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均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

2014年至 2024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
18.00
16.20
15.90
15.50
16.00
15.00
14.63
13.90
14.00
13.10
12.70
12.40
12.10
12.00 11.20
10.00
8.00
6.00
4.80
4.50
4.20
4.00
3.80
3.50
4.00
2.90
2.50
2.20
1.90
1.60
2.00
-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 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

数据来源:国家铁路局《铁道统计公报》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截至 2024年末,我国共有 58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 12,160.77公里,其中地铁 9,306.09公里、轻轨 225.85公里、磁浮交通 57.86公里;2024年运营线路长度净增长 936.23公里,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规模持续扩大,运营里程显著增长。

2014年至 2024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
14,000.00 25.00%
12,160.77
12,000.00
11,224.54
20.00%
10,287.45
10,000.00
9,206.80
7,969.70
15.00%
8,000.00
6,736.20
5,761.40
6,000.00
5,032.70
10.00%
4,152.80
3,618.00
4,000.00
3,173.00
5.00%
2,000.00
- 0.0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公里) 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根据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未来五年是交通运输进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阶段的重要五年,到 2027年,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四个一流”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7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 5.3万公里左右,同时推进重点都市圈中心城区轨道交通以合理制式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优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推动各方式基础设施一体化融合衔接。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领域在建规模持续增长,建设规划规模持续处于高位。

无溶剂有机硅浸渍漆等电气绝缘材料作为铁路机车牵引电机、磁悬浮旋转/直线电机等大功率电力机车高等级绝缘系统的关键材料,受到国家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产业的积极影响,轨道交通配套绝缘材料产品的未来市场需求将被有效带动,绝缘材料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3)工业电机领域
机械加工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而机床等工业设备的先进性是影响机械加工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工业对于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要求的提升,以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用于驱动工业机械设备运行的电动机产品也亟需转型升级,向高效、环保等方向发展,这为电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引导企业实施电机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电机,加快淘汰不符合现行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落后低效电机,加大高效节能电机应用力度。绝缘材料作为提升电机高效与节能水平的关键核心材料,有望借助高效节能电机的推广实现进一步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8%,制造业同比增长 6.1%,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 7.7%;2014年至 2024年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 30.4%增长至34.6%,占比稳步提升。

2014年至 2024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及其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14.0% 35.0%
12.0% 34.0%
10.0% 33.0%
8.0% 32.0%
6.0% 31.0%
4.0% 30.0%
2.0% 29.0%
0.0% 28.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2年 6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行动,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 70%以上。2024年3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升级,以能效水平提升为重点,推动工业等各领域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推广应用能效二级及以上节能设备。在工业能效提升和设备更新等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已向着技术升级、节能环保、提效降耗的方向迈进,将有效推动电机行业市场需求稳步增长,而绝缘材料作为电动机、发电机等关键核心设备的配套基础材料,受到下游行业及终端市场发展的积极影响,未来市场规模亦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4)家用电器领域
家用电器产品作为消费品,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空调产量分别为 10,529.38万台、9,942.25万台、19,807.81万台、25,088.67万台,同比增速分别为 15.63%、14.75%、1.17%、12.77%,整体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目前,我国部分主要家用电器的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长,家用电器的整体需求与购买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也催生了部分家用电器产品的更新置换需求,整体来看我国家电行业存量换新及新增市场规模空间较大。

2014年至 2023年我国主要家用电器产品产量
30,000.00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000.00
-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洗衣机产量(万台) 电冰箱产量(万台) 彩色电视机产量(万台) 空调产量(万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于家用电器产品具有明显的房地产后周期属性,近年来受房地产景气度下行等因素影响,家电产品消费需求存在一定波动,但随着政策层面对房地产行业的持续放松,以及多项鼓励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接连出台,国内家用电器需求有望企稳回升。此外,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出口国,在全球家电行业的地位持续提升,在国内消费升级和国外出口销量的拉动下,我国家电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家用电器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仅要承受额定电压,还要承受工作过程中短时间内高于额定工作电压的过电压的作用,当过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可能会使绝缘击穿,导致家用电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绝缘材料性能对延长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及保障使用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得益于家电消费升级以及推广绿色智能家电的发展趋势,家用电器用绝缘材料的市场需求也稳步上升,未来家电领域仍然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未完)
各版头条